翟早已在乱军中寻到双锤,脱阵而去。
临走前,他将蒙哥头颅交给裘千仞,又撂下一句话:
“这世上只有一种鞑子是好的,那便是——死鞑子!”
因此,裘千仞并未打算受降。
待天明时分,此番南下攻宋的蒙古大军,自大汗蒙哥以下,尽数死在这襄阳城外,当真尸体积成山,血流成河……
襄阳城头一片死寂,最后一个时辰,城上军民亲眼目睹了二十余万铁军如何面无表情的杀降鞑子。
无论鞑子如何求饶,嚎啕哭泣,甚至脱尽衣衫,匍匐在地,铁军皆不为所动,始终缓缓推进,万箭齐发……
正是这种面无表情的缓缓推进,让城上、城下尽皆胆寒,如此铁军,当真是军心似铁!
有如此劲旅,既然蒙古大军尽丧,天下间复有谁可与之争锋?
当此之势,不仅吕文德吓得手足皆软,就连郭靖、黄药师等人也隐隐担心裘千仞会趁势取了襄阳,南面而王……
因此,宋军虽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仗,却不敢打开城门,列队相迎友军,更不敢放出百姓来,在城外陈列酒浆香烛,罗拜慰劳。
裘千仞跃马上前,来到城下,朗声道:
“大宋秦凤路招讨使、幽州节度使、怀化大将军裘千仞告襄阳父老,如今鞑虏尽丧,酋首毙命,此乃亘古未有之大胜,幸得襄阳军民掳力杀敌,方有此大功,裘某拜谢了!”
说着,下马抱拳,深深一礼。
又道:
“此间战事已毕,然鞑虏未绝,《杀鞑令》未尽其功,裘某将率军北上,直捣王廷!”
说罢,上马扬鞭,挥军直北,竟是望也不望城上群雄一眼。
黄药师望着城下,愧然叹道: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裘将军胸怀大志,我等枉做小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