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看演出,都争先恐后的站起来,但看戏的效果却与大家都坐下时并无区别,甚至更糟了。
也有的年轻人反而是太闲了,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没觉得哪里不对,压力主要来自身边人互相对比后寻找的定位和长辈的传统观念……人大可不必如此,
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他最后总结道。
他的发言在网络上获得大量转发,作者也被获封躺平学大师。只要我躺得够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社会险恶,先躺为敬,许多人纷纷这样附和。
该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对躺平学的争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主流媒体对躺平学的严厉批判和反对,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就将躺平斥为可耻,鼓励年轻人只有奋斗的人生的幸福的。
其实黄二郎并不批判年轻人推崇躺平学,事实上,躺平并非哪一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都会面对的社会问题,很多时候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这些年轻人在基本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避开了竞争,放弃了去追逐所谓成功的机会,愿意去过一种低欲望的简单生活。
所以说简单粗暴的否定这种社会现象,显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我们要探究躺平学诞生的土壤,分析其形成背后的原因,只有剖析躺平学诞生的原因,去设身处地的思考青年群体的难处和困境,才能客观全面看待躺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