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并且在杂技界得到了肯定与认可。
谁都知道,如果从那上面摔下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功底很深的人才能做得如此完美。
对于杂技演员来说,台上的风光与台下的掌声,都是靠多年的艰苦训练和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换来的。杂技演员能在上面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包括对身体各个部位柔韧、开度、力量、力度、速度和控制平衡等方面的严格训练,以此来改善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尽可能增强身体的承受能力,增加机体的可塑性,使得身体能够承受更加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训练。
他们光着脚练习翻跟头,脚底下磨出了黑色的小点,生疼,为了练习顶坛子,他们头上常接触的部位已经头发稀少,而且长了厚厚的茧子……
然而,杂技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吃苦的艺术。他还记得,训练时倒立要坚持1个小时,冬日里没有暖气,他们的手撑在冰凉的地上,汗珠却一个劲儿地往下流。
二师兄也静下心来,由此可见,他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练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必须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成功的。
“希望这次表演能够让大家了解杂技,爱上杂技。”老师傅说道:“虽然我们面临了许多困难,但是有了新视觉、新元素,我们明天会比今天好。”
目前,老师傅正在打造一出新的杂技,它将以杂技的形式,梳理和叙述杂技发展的历史,展现杂技的兴败盛衰。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杂技团支柱的老师傅经常思考,市场化之后,观众会喜欢怎样的杂技。
“当面对杂技会不会被舞蹈吞并的质疑时,他觉得只要有一个素质过硬的杂技团队,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以前,我们时不时能听到街坊邻居们说,热闹的广场刚搭起了杂技大篷。如今,连同杂技一起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杂技,在与我们陌生的这段时光里,有了新的变化。
杂技演员们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与印象中的不一样,杂技不再是演员们将身体扭转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也不再是各种危险和高难度的动作组合,令人心悬一线。如今,杂技可以用比昨天更好,更贴近时代的模样,比昨天更好。
另外,中国杂技从古代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又被称为百戏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