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的渔网阵很快就被鱼形人瓦解,但是鱼形人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从它们身上流出的鲜血,顷刻之间就把这一线的海水染成了红色。
随后杀到的鱼形人少了一层羁绊,多了一层教训,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岸边猛冲。它们一波接一波地冲破了一层又一层的渔网,杜隆精心布置的渔网阵很快就被它们撕开了一道口子,大量的鱼形人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就冲到了岸边。
船上的渔民们见渔网失去了作用,只能用弓箭和鱼叉对付水面之下的敌人。虽说每条船上的人员有限,但他们仍然可以对鱼形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鱼形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分出了一部分力量,转而攻击防守的船只。
诺迪雅的渔民以近海捕捞为主,所以渔船的结构相对简单,船体的结实程度也属一般,因而鱼形人在渔船上凿出孔洞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远比它们对付货船轻松很多。
渔民们开始惊恐起来,他们试图堵住冒水的孔洞,但是船底的漏水处越来越多,海水肆虐地灌进船舱,渔船终究逃脱不了沉没的命运。
渔民们看不见船底的鱼形人,也就无法阻止它们凿穿船底。
有勇敢的渔民跳入水中,妄图击溃它们,可是鱼形人在水中的力量和速度远非人类可比,纵然渔民们有极好的水性,但他们始终不是鱼形人的对手,随着一艘艘渔船翻滚着浪花沉入水底,正面迎敌的渔民们无一幸免的在水中壮烈牺牲。
杜隆在瞭望塔上又急又气,他狠狠地捶击着瞭望塔的栏杆,恨不得冲进海里跟鱼形人拼个你死我活。
眼见越来越多的鱼形人登上海岸,杜隆不得不接受第一道防线失守的事实,他赶忙命人挂起了伏击的旗号,提醒所有伏击点做好迎敌准备,等待进攻指令。
鱼形人很快在海滩上完成了集结,它们兵分三路向城镇进击,这三条进攻路线,正好冲着沿岸三座瞭望塔的方向。杜隆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兴奋的是警备团的策略似乎已经奏效,紧张的是,不知道瞭望塔的守军和伏击的队伍能否对鱼形人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很快,鱼形人的前锋已经接近了三座瞭望塔,包括杜隆所在的这座瞭望塔在内,三座塔全都挂起了应战的旗号。
因为这三座瞭望塔是最先迎敌的据点,在吸引敌人兵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索比安、瑞金斯和杜隆分别镇守了一处。
诺迪雅的城镇道路并不宽敞,最宽的道路也就只能容得下两辆马车相对而过,所以成百上千的鱼形人涌入这些街道之后,它们不得不随着街道的走向和宽窄时刻变换成前进的队形。
三座瞭望塔周围的建筑本来就比较多,纵横交错的街道令鱼形人在靠近时,几乎只能四五只并行,它们的行进速度立刻受到了阻碍。
瞭望塔的守军们早已在据点的塔顶、屋顶和垛墙边静静等待,当鱼形人的队伍出现在视线中,当成群结队的鱼形人进入弓箭的射程,守军们突然现出身来,以最快的速度将箭囊中的箭矢倾泻出去。
鱼形人被这一阵迎头痛击打得顿时乱了阵脚,前排的鱼形人一只只倒下,后排的见势不妙妄图转身逃跑,却被更后面的堵住了去路。它们没有办法,只能就地寻找掩体,可是街道之中除了屋檐就只有墙壁可以勉强一用。
几轮箭雨过后,鱼形人的前锋损失殆尽,后续的队伍也总算看懂了战局,它们取下了随身配备的短弩,一面用弩箭压制着守军的火力,一面快速地对据点实施包围。
短弩与弓箭各有所长,短弩的射程短,无法攻击瞭望塔顶端的守军,但是短弩的发射速度比弓箭快得多,再加上鱼形人的数量远在守军之上,所以它们可以对屋顶和垛墙上的守军进行火力压制。
鱼形人的弩箭如飞蝗一般射向守军的掩体,压得守军不敢抬头。偶尔有守军勇敢地冒出头来,就会被数支弩箭同时射中。
短弩虽然无法对瞭望塔顶构成威胁,但是塔顶之上只能同时容纳四五个人,就算这几个人可以不间断地射出箭矢,但是鱼形人已经在据点四周站稳了脚跟,这些箭矢对它们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值一提。
鱼形人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便开始对据点的入口发起进攻。
所幸每处据点都只留下了一个入口,而且入口处全都布设了木桩、沙袋等防御工事,守军可以利用这些设施有效地阻截敌军。
鱼形人没有携带重型攻城设备,也没有配备盾牌进行防御,所以它们的几轮强攻非但没有成效,反而在入口处留下了数十具尸体。
鱼形人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