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剑圣琴心 >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63章 倾国倾城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63章 倾国倾城

是他的夫人---孙尚香,两人常于荆州双宿双飞,舞剑为乐,这是前事,如过眼云烟,暂且不提。

后来刘备入主西川,双股剑便封剑不出,但这“倾城顾应三十六剑”的剑法却不经意间传了下来。

只因刘备刚被曹操表奏为豫州牧时,一直滞留于许昌,许昌本是豫州所属州县,但曹操对刘备时有防备之心,并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刘备只得天天在寓所后园以种菜为掩人耳目。

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刘备用双股剑作倾城舞,聊以消遣,不意竟被那监视的兵士发觉,这兵士见刘备舞剑时剑法美妙,又知他乃大汉皇叔,故而并未立即向曹操禀报此事,反而生起求学之心,将刘备的“倾城三十六剑”暗暗记下,回家后偷偷习练。

刘备对小卒观剑虽有所察觉,但并未深究。后这名兵士将“倾城三十六剑”练得极为纯熟,他虽为凡人也极具大智慧,他心想:以刘备刘皇叔如此高贵的身份,高明的剑法,还有关羽张飞这等猛将跟随效命,但也不过是笼中之鸟,网中之鱼,寄人篱下,为他人所羁绊,一念及此便万念俱灰,又正值多事之秋,他便弃军为民,小隐于市集之中。

公孙大娘本是豫州人氏,机缘巧合下正是从这位隐士的后代处学得此剑法,这“倾城三十六剑”的剑招本是以绝色美人之名命名,动作柔婉飘逸,公孙大娘学之再合适不过,只不过由于战乱及年代较远之故,公孙所学并不齐全,仅仅得“倾城三十六剑”中的十一剑而已。

哪十一剑?

第一剑:嫦娥奔月。那嫦娥乃上古君王帝俊之女,射日英雄后羿之妻,因服仙药而奔广寒。这一剑重在剑法中的轻功:或飞奔攻敌,或后退避敌,或凌空换位。即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第二剑:宓妃凌波。宓妃是人王伏羲之女,留恋洛河,人称洛神。此剑招如美女凌波,常左右绕身攻击,飘忽不可捉摸,与“嫦娥奔月”直线奔袭配合,妙至毫巅。

第三剑:妇好击鼓。妇好是殷商著名的女将军,她巾帼不让须眉,统兵打仗,南征北战。这一式剑法仿妇好击鼓状,用双剑交互出击,密如鼓点,迅捷无伦,快时恰如百剑加身,使人顾首难顾尾,殊难防备。

第四剑:西子捧心。战国美女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故经常捧心,世人以为美。这一式剑法却是用剑攻击敌之心口,剑未至而心胆寒,最高境界可剑气沁入人之心脉而伤敌。

第五剑:弄玉吹萧。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吹箫引来乘龙快婿萧史。而这一剑就是全身静如处子,左右双剑平举身前,双剑剑尖齐齐向右,双手左右作吹箫状,采守势护住全身,引对手来攻让对手露出破绽,再从中取事。

第六剑:文君沽酒。这一剑取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典故。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于当垆卖酒为生。此剑招承接第五剑,亦用守势,即使对手攻击势如狂风暴雨,我却左顾右盼,听声辩位,将敌之招式一一化解,做到婉转如意,防守滴水不漏,正所谓文君沽酒,顾盼生情。

第七剑:昭君出塞。汉元帝时代的王昭君,出塞和亲,传为佳话。而此剑式以弹琵琶的姿势,用长剑之剑身左右横拍弹敌,不用剑锋而起威慑之效,在于心怀慈念,让人知难而退,如敌人死缠烂打,不知进退,也可将剑身化为剑锋伤敌。

第八剑:钩弋握拳。此剑招由汉武帝时奇女赵氏得名,河间赵氏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召之将其手展开,见其掌中握有一玉钩,于是封其为钩弋夫人。长剑攻敌,遇高手难免抢进身来,那时长剑挥动不便,难免受制于人。而此式剑法与拳法夹杂互补:双剑竖立,双手仍紧握剑柄,却可连环出拳,上有剑,下有拳,便可将近身之敌击退。还可将剑丢在空中,突然连环出拳,再将掉下之剑接在手中,但要将剑一时抛接,时机与胆气缺一不可。

第九剑:班昭修书。东汉班昭,博学多才,继承兄志,修成《汉书》。这一式剑法双剑左右拂动,如同翻动书册一般无二。左跨步则双剑左拂,右跨步则双剑右拂,攻击范围极广,如此反复,将敌人步步逼退,令其胆寒。

第十剑:貂蝉拜月。三国奇女子,芳名唤貂蝉,花容闭月貌,却有忠义胆。深受王允命,重任担柔肩。委身除董卓,事成芳魂传。而这一式剑法却是双剑左右矮身歇步反撩,剑尖双双指天,意为拜月,避敌攻敌,一气呵成。

第十一剑:文姬归汉。蔡琰博学有才辩,流落匈奴十二年。故人之女心怀念,曹操赎其回中原。却作《胡笳十八拍》,能归故国归心似箭,重新嫁与陈留汉,整理父作四百篇。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