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早听玄衣人的声音有些耳熟,此时见那大汉跃起的身形,方才惊觉,他大叫道:“钟兄,不要!”
可惜为时已晚,玄衣人正是钟馗,他已倒于金榜之下。
原来,唐朝科考,诗是经常考试的内容,诗歌讲究的就是要对仗工稳,富有韵味,只有独具一格,或气势恢宏、或浑然天成、或引经据典、或怡然自得等有特点的好诗,才会得到考官的欣赏。
此次“举国会试,由鸿胪寺卿安庆绪任主考官,先在国子监专用的考舍里进行,但题目仍是皇帝亲自命题。
那日玄宗皇帝一时兴起,即命考生对画作诗,此画乃画圣吴道子之作,却是一副仗剑骑狮的文殊菩萨像。
吴道子本就善于画佛教和道教人物画像,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但见此画中的菩萨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右手持一柄能斩妖除魔的金刚宝剑,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坐骑为一狮子。
那日玄宗正在欣赏此画,主考官安庆绪忽然来请玄宗出题,玄宗一想,既然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众考生中谁最有智慧,必然便能参透这幅画像,于是,他便将此图交予安庆绪,让考生们对画作诗。
钟馗一见此画,沉思片刻,顿时脑海千言,文思泉涌,即刻成诗一首:
菩萨仗剑望远苍,浩淼苍穹白云傍。
坐下圣骑狮子吼,八方伏魔镇四方。
少小微名翰墨场, 梦里常闻诗书香。
我今欲借金刚剑,天昏地暗一扫光。
此诗气象恢宏,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画之意向,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安寺卿看后大喜,遂以钟馗第一名荐上。
每位进士都须皇帝召见钦点,听说玄宗见过钟馗之后,是因为见钟馗长相粗犷而凶猛,内心极为不喜,未看文章便让其出殿。
最终,钟馗不但未能夺魁,连寻常进士之列也未能入榜,到底是因为钟馗相貌的原因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真是情况却只有皇帝才知道。
钟馗何等心高气傲之人,被轰出金銮殿后,便心灰意冷,在长安街头沿街豪饮,喝得酩酊大醉后,他忽然想到自己会试失利,殊不赦官居高位,势力强大,自己的家仇也不能报了,满腔的热血却被辜负,十几年的苦心谋划和寒窗苦读都前功尽弃,顿时万念俱灰,此时一怒之下,再加上酒力上涌,他刚烈的性子突然迸发,以致血溅金榜。
裴旻心中万分悲痛,他与钟馗一见如故,早将之视为自己的兄长,而钟馗天纵奇才,下场如此,怎不令他有兔死狐悲之感!
据传钟馗死后,天帝感其忠烈,擢钟馗为九幽三曹都判官,掌管幽冥界,让其“天下都领判官,捉绝魍魉鬼怪”,虽为传言,不可尽信,但后世之人却对此深信不疑,皆认钟馗为“鬼王”。
这一日,适逢清明,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地下着,大地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
裴旻亲将钟馗葬于长安南山之上,位于裴敦复夫妇之墓一侧,裴鼎、裴紫嫣、张旭、月娥眉、公孙大娘、公孙管家、以及闻讯而来的钟家人悉数在列,连棋圣王积薪也闻声而至,万仞山亦已到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裴旻便是那断魂之人!
裴旻将玄铁绿玉双笔放在墓前,朗声祷告曰:“钟馗吾兄,魂兮归来!南阳钟馗,生于望族;自幼聪颖,勤学苦读;年纪轻轻,身材魁梧;一身是胆,仗义江湖;家道遭变,千里寻殊;偶见陀螺,一时顿悟;钟馗锥法,灵巧无铸;钟兄高才,遍览群书;见识不凡,神仙也妒;春日会试,昂然而入,略加思索,挥笔而出;扬扬大言,心存今古;会试第一,非他莫属;容貌威猛,圣上糊涂,可叹金殿,被轰而出,血溅金榜,如此命苦!”
雨润湿了裴旻的发肤,他却一动不动,而听者无不动容。
而后几日,裴旻内心抑郁,月娥眉、公孙大娘等再三劝解,他也不能一时释怀。
来长安已逾三年,大仇已报,而母亲一人孤苦持家,过几日便是母亲六十之寿辰,裴旻突然萌生回家的念头,此时朝中传来消息,裴旻因保护张旭,勘破大理寺一案中有功,皇上特封升他为正六品昭武校尉,裴旻决意不受,与父亲商议回乡之计。
琴师月娥眉、舞魁公孙大娘、棋圣王积薪、书圣张旭四人难得一聚,不愿就此散去,除月娥眉较为内敛之外,其余三人皆是豪爽之人,裴旻与月娥眉、公孙大娘形影不离,而王积薪和张旭又对裴旻父子相助之恩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