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虽忠心于楚,但却反遭流放,愤而投汨罗江自尽而死。今日端午,想想怎不令人感怀。每年之端午,吃粽子的只我一人而已,他们皆不懂我的心意,我只不过希望裴兄能留下来陪我吃一个粽子,听我讲一个故事。”丧公子悠悠道。
裴旻没想到他得出的要求如此简单。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又有谁知道这丧公子的话有几分可以相信呢?裴旻道:“阁下可曾还记得,长生园中,我敬你为真心相交的朋友,你们却安下毒计加害于我,岂不令人齿冷? 往日之情景历历在目,裴旻不敢稍忘。只要你先放了他们,我便应了你又有何妨?”
丧公子闻言,左手潇洒地一挥,哈巴便即会意,他立刻打开了观致楼大厅的大门,躬身做出了请的姿态。
李星汉与何天涯皆看着裴旻,听候裴旻指示。裴旻点了点头,二人会意,领着玄宗与吴道子出门而去。
哈巴将门复又轻轻地关上,而后一个人站在门边,木然不动。
丧公子道:“大观镇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我在此苦苦等候,不过是为了与裴兄一叙,现在这里清静了,可以畅言一谈了。”
裴旻已无后顾之忧,随手拿起盘中粽子吃了起来。
丧公子道:“裴兄将门之后,英雄盖世,能留下来听我这乡下小民絮絮叨叨,分属难得。”
裴旻点点头,道:“不知道我要听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小孩子的故事。”
西北陇右敦煌县城外,居住着一户普通的猎户,在这户人家里,男人耕田打猎,女人洗衣织布,他们一家人过着极其艰苦而简朴的生活。
他们膝下仅有一子,小名宝儿,夫妇两人将之视若珍宝,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家里穷,经常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但省吃俭用,生活也还过得去。两人含辛茹苦将宝儿养大,只盼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
可惜天意弄人,正当宝儿五岁那年,他的父亲无意间在敦煌密林中猎得了一头极其珍贵的紫貂儿,据说这种紫貂有极好的滋阴补阳之药效,貂皮亦极其珍贵。但由于其数量稀少,而紫貂行动又快如闪电,所以极不易得。
当地县太爷风闻此消息,便上门强行索取,老猎人只是不依,双方一言不合争执起来,县太爷恃强凌弱,指使爪牙将那老猎人活活打死,将那紫貂抢了去。
而后,那恶人又扬言被老猎人打伤,将宝儿母亲卖至关外为奴,以此抵债,敦煌县地处偏远,所谓天高皇帝远,县太爷便是当地独霸一方的土皇帝,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怜宝儿他从此便成了无父无母、嗷嗷待哺的孤儿。
眼看宝儿食物断绝,快要饿死之时,老猎人家里长期豢养的一条名叫大黄的大狼狗将宝儿叼到了狗窝中,将宝儿与自己的狗崽放在一起。从此,宝儿便吃上了狗奶,与狗儿为伍,与野犬争食,但他总算命不该绝,就此活了下来。
两年后,大黄误吃鼠药而死。
七岁的宝儿孤苦伶仃,只得自食其力,他学会了翻寻垃圾堆,学会了跪地乞讨,学会了偷偷摸摸,学会了坑蒙拐骗,一切,只为了能有口儿吃的,只为了生存下来,尽管他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
最惨的一次,他行窃失败后,双腿被打折了,牙齿也掉了几颗,浑身片片青紫,半死不活的被人扔在了郊外的乱葬岗。
黑夜中,几只野狗的眼里闪着可怕的幽蓝的光,但却是这几只狗给他衔来一些果腹之物,让他得以续命,只因他身上带着浓浓的犬类气息。
是夜,狂风乱舞,四处飞沙走石,宝儿身上的伤痛无休止的折磨着他,他挣扎着,奋力爬到乱葬岗的路边,他躺在那里,怅惘灰天,眼睛里却不是绝望,而是无情、是冷漠、是坚毅,他的心比冰还冷,比铁还硬,他要勇敢的活下去,哪怕是苟延残喘,他也要偷生,因为他还有那么一丝念想:他还要去寻找他那可怜的母亲。
一个雍容华贵的紫袍人路过了这里,他看到了他,看到了他眼里的绝决,他带走了他。
宝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在这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是,这里是另一个残酷世界,一个更加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这里比他在敦煌求生更困难百倍,因为在这个地方,死亡的气息无处不在。
一个密室,一个馒头,三个人,只有一个人可以吃到那个馒头,可以填饱肚子,而得到馒头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了其他的人,宝儿做到了,那一年,他八岁,从此,他愿意做一个凌驾于他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