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不明白了,为何太后会变成这样,为何对她这般绝情冷漠了呢。
她只是想看看自己儿子,难道这也不行吗?
“太后,让我看看寒王吧。”叶蓁祈求道。
太后微微皱眉,神色更加的冷漠:“蓁儿,你还不明白吗?寒王是宁妃的儿子,你见得多了,不过徒增伤悲,对你和寒王都不好。”
“那我悄悄的在屏风后头看看他行吗?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他了。”叶蓁苦苦哀求道。
太后听闻,终究点了点头:“你躲到屏风后头去,不许出来,不许叫寒王看见你。”
叶蓁点了点头,便起身走到了屏风后头。
自然有宫女引着寒王走了进来。
寒王刘涵进了正殿,下跪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太后笑着说道。
刘涵这才起身。
刘涵手中还捧着几卷书本一样的东西。
“你这手里是什么?”太后问道。
“是母妃抄写的佛经,让孙儿带了来给皇祖母。”刘涵答道。
宁妃年纪也不小了,早在好些年前就不大得宠了,若不是家世在,并且膝下又有寒王,早就被抛诸脑后了。
因为恩宠不再了,宁妃也随着太后一起礼佛。
知道太后信佛,并且对寒王关爱有加,每次寒王过来的时候,她都会奉上自己亲手抄写的佛经。
也算是在太后这里尽尽孝心吧。
毕竟太后也不太轻易召见她们这些妃嫔,连陛下和皇后轻易都见不到太后呢。
更遑论是她们这些后妃了。
这到底也是宁妃的一片心意。
太后对宁妃的孝心也了然于心。
“你母妃有心了,你也是好孩子,让人供奉到佛堂吧。”太后吩咐道。
自然有宫女上前接过了寒王手里的佛经。
“你这怎么想起来到哀家这里来的,话说你也好些日子没过来了吧。”太后佯装不满说道。
寒王笑了笑,忙说道:“最近母妃身子不太舒服,染了风寒,孙儿一直在母妃跟前儿侍疾,不敢来叨扰皇祖母,怕过了病气给皇祖母。”
“宁妃病了?”太后也有些惊讶,这宁妃的位分照理说也不低,若是有个什么事儿,也都该知道才对。
起码皇后应该知道啊,也可能是宁妃的性子太过于平和了。
这凡事都忍着不说罢了。
这都让寒王在身边侍疾了,想必也是病的不轻。
“如今早就大好了,皇祖母也知道母妃的性子,总是隐忍不发不肯说的,本来连孙儿也都瞒着的,也是孙儿审问了她身边的侍女才得知的。”寒王提到宁妃的时候,真是母子情深的模样。
其实从寒王走进殿中的那一刻,叶蓁的眸光就没离开过寒王身上。
叶蓁看着寒王,眼泪忍不住簌簌落下。
在叶蓁看来,寒王跟她还是有几分相像的。
起码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这是她的孩子。
尤其是寒王笑起来的样子,眉眼间,和她十分相像。
这大概才是真的母子连心吧。
她看着寒王对宁妃这般的关心,一口一个母妃,叶蓁听着,真的是心如刀绞。
可是她却丝毫没有办法,毕竟寒王出生没多久,她们母子就分开了。
寒王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叶蓁双手紧紧的绞着帕子。
她的心里真的是无限的煎熬和痛苦。
这自己的亲生骨肉就在面前,却是不能相认。
这种痛苦,对她来说,真的是无穷无尽的折磨。
“宁妃为人和气,而且也不争圣宠,这宫里难免有些奴才拜高踩低,哀家心里有数,你且放心,哀家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太后笑着说道。
太后也知道,寒王说这些,也是为宁妃罢了。
宁妃早就失宠于邕晟帝了,在这宫里,没有圣宠的女人,过的也是无比悲惨的。
也幸好宁妃家世不弱,否则的话,只怕活的连的脸些的奴才都不如了。
有些话,寒王这个做儿子的自然没法去找自己父皇说,可太后说就合适了。
寒王此番来,也不过是想要给宁妃讨个恩典罢了。
其实太后知道邕晟帝对宁妃的心结在哪里?
总归还是生气宁妃不肯让叶蓁见寒王吧。
这其实也是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