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她还在等他,但却明白十有八九丈夫是不可能回来了,乔安听到这里,只感觉辛酸。
“前段时间,我这生活真是无以为继,”这女子显得很是忧愁,但话说到这里,嘴角逐渐绽了一抹淡淡的熙宁之笑,“后来啊庆公子到了,帮助了我,真是个好人。”
那女子一面啜泣,一面说。
面下锅了,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阳春面罢了,但沈乔安却吃的很快乐,乔安也是乐于助人之人。
“这里叫武官村,这个村子出武将,以至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人人一出声都喜欢练武,然后去投奔朝廷。” 庆公子看着庭院外的月,这村子有点孤寂,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的。
乔安在帝京生活的时间久了,习惯了的红酒绿车水马龙,更习惯了那种嘈杂,忽然之间回到这么一个安静的地方,有点别开生面的感觉。
“喜欢的话,就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我也想要休息休息。”其实,沈乔安也惧怕了帝京的生活。
好像自己非要快马一鞭的去迎接一般,若不如此,将会倒地不起。但在这里就不同了,可以用一个早上的光阴来做一顿甜美的料理,可以登高望远,可以归去来兮。
庆公子似乎对农村这种生活很向往,而远离了帝京的生活,他从一个商人变成了一个邻家哥哥。
他商量友好,对武官村的每个人都很好,解衣推食无微不至。而朝廷呢,现如今的朝廷已黑暗极了,那梁超雄识破了李仲宣后,已再一次位高权重。
他最会敲骨吸髓,而百姓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这样一来,中京那些富户生活的苦不堪言,而穷苦之人就更不言而喻,至于如武官村一般的村落简直数不胜数,在这村落中穷苦人更比比皆是。
这群人好像被遗忘在了某一个犄角旮旯内某一样东西,越活越不起眼。除了他们自己会怀念自己那一上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夫君和亲人,其余人完全不会想起来他们。
朝廷更不会抚恤他们,以至于他们生活的更是苦不堪言。
而庆公子的到来,简直好像天神降临一般,他们有求必应。
沈乔安很快活,从早到晚日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她每天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庆公子和自己洗手作羹汤,自食疗开始后,庆公子的身体比之前还好了,而沈乔安自己呢,逐渐变胖了不少。
接下来沈乔安会给那些孩子讲课,让孩子们明白古往今来的历史,让孩子们咬文嚼字,让孩子们看到书本外还有另外一个天和地。
再接着乔安会帮助农妇们采桑叶织布等等,一切她们会的事情沈乔安也一上手就会,众人太喜欢他们了,俨然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至于庆公子,他从来不隐姓埋名,尽管他知道自己在朝廷的眼中已经“臭名昭著”过街老鼠,但他无论到哪里都情愿用真名实姓来交换友情。
和之前在桃源县一模一样,庆公子尽管时常都在暴露自己的一举一动,但并没有什么人会算计他,甚至于人们在齐心协力的保护他。
他可比朝廷的官员对老百香好多了,庆公子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有成衣店,有药材店,有客店,等等不计其数。
农民栽种的粮食果蔬等都可贩卖给庆公子,在庆公子的收购的时候从来都是童叟无欺,至于女子们做的布匹等等,也都可卖给庆公子。
庆公子还会安排他们做很多其余的事,但都不会让他们白白去做,而他自己呢,作为他们最大的主顾,竟一点架子都没有。
现如今,人们倒是希望庆公子能长命百岁。
这武官村的田地太少了,沈乔安一来是穷极无聊,二来的确感觉人民生活的尖酸。
这么一来就萌生出了一种带人去垦荒的念头,这多年来乔安认识的人很多,有熟悉奇门遁甲的洛怀逸,有精通医学的老庄主,有武功高强的成将军,这么一来,沈乔安博采众长,在很多方面都有卓越的见识和看法。
如今,沈乔安带领了庆公子在后山走路,那武官村的里正是个白胡子老头儿,别看年岁已经一大把了,但身体矍铄,不亚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当乔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这里正后,里正当即老泪纵横。
他带领了他们到后山。
乔安一看,后山的土地贫瘠到了极点,而真正肥沃的土地却在河道下游,那河道下游是个山峰,山峰是土山,上有参天大树和各种茂盛的植被。
沈乔安在里正的带领之下,从山顶到山脚下,采集了不同的土壤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