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京城的洪家解除亲事了——即便那是洪燕珺的娘家,即便结亲的人是她的亲外甥。
洪燕珺觉得摆在她面前的自家大姐的娃娃亲是一个天大的障碍,她得立即快刀斩乱麻把这个障碍解决了!
说起吴瑾雯和洪永望的娃娃亲,却是有一段公案。
吴逸春是个普通的举人,但是他中举极早。当年他中举之后便远赴京城参加会试,就租房借住在妻子洪燕珺娘家的房子里,正巧洪燕珺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读书人,而她的哥哥洪函柳也正欲与吴逸春参加同一届科举考试。
后来吴逸春和洪老爷子洪文昊以及洪燕珺的兄长洪函柳相交莫逆,若非得了当时岳父大人和岳兄的青眼,洪文昊也不会将自家的宝贝女儿洪燕珺下嫁给他。
要知道,当时洪家的条件可是比吴家好太多了,光是在京城站稳脚跟这一点,就是许多人都及不上的。
在会试之前、成亲之后,洪燕珺和她的嫂子宁听春二人同时怀了身孕,于是两家便交换了一对龙凤玉佩作为信物,约好若是生了一男一女,那便让孩子结为夫妻,也算是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也不知是天意弄人还是怎么的,洪燕珺的嫂子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洪永望,几个月后洪燕珺又生下了长女吴瑾雯,这桩娃娃亲便这么成立了。
只不过之后人生的际遇太过于奇妙,让这桩亲事平添了几分波折。
吴逸春之后十几年间均屡试不第,一直在举人的位置上蹉跎了十多年也没有考中进士,最后他心灰意冷不再想参加会试了,带着自己的妻子回到淮南城自己的家乡居住,开了一个吴氏学馆,以教导学子来勉强谋生。
而她的大舅哥洪函柳呢,则是一路中了进士、中了庶吉士、入了翰林院、做了京官,如今已经是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成了正四品的官员,也将洪家的地位提升了好几个层级。
古语有云:“齐大非偶。”这话实在不假。吴逸春和妻子洪燕珺也不是那种看不清楚时势的人。
其实吴逸春和他的妻子洪燕珺也不是非要念着以前的娃娃亲,非要将自家女儿嫁过去大舅哥家。他们很心疼自家的宝贝女儿吴瑾雯,在这样巨大的身份差异之下,他们担心女儿嫁过去之后会受人白眼,遭人磋磨。
于是吴逸春和洪燕珺都想要解除这门娃娃亲,洪函柳和他的妻子宁听春也乐见其成。
但无奈见证这桩娃娃亲的老人洪文昊还健在,他一直心疼自家远嫁的女儿和远在淮南城的外孙女儿,便阻止着自家儿子洪函柳,说做人不能言而无信,坚决不让两家解除这门亲事。
大周朝注重孝道,洪文昊这么言明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洪函柳便是心中再有气,也不敢明着反对,否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压下来,他这个四品官儿可就做到头了。
可是不敢反对却并不意味这就会顺从了,洪函柳和宁听春也秉承着一个“拖”字诀。
这门亲事虽然没有解除,可是洪函柳和宁听春在吴瑾雯及笄之后也一直装死,没有任何正式提亲或者是商议成亲的过程,便是送及笄的礼物也只是简单的送一些吃食和银两,坚决不送任何物品,担心又被吴逸春和洪燕珺理解为定亲或者是结亲的“信物”或者是“标志”了。
你想想,宁听春这个做大舅妈的人,在吴瑾雯的及笄礼上竟然一直簪子都没有送过,像话吗?可不把吴家众人气死了么?
吴瑾雯与洪子望二人虽然是同岁,但是洪子望是男孩子,他的亲事拖个几年也无所谓,吴瑾雯是女孩子,花期很短,乃是万万拖不得的。
最近这些年,为了吴瑾雯的婚事吴逸春和妻子洪燕珺可是急得满嘴燎泡、头发都快变白了。
他们心中还是明白京城的娃娃亲有些不靠谱的,因此留了一条退路,不太愿意在淮南城这边宣扬自家长女吴瑾雯曾经定过亲的事情,毕竟大周朝重诺,娃娃亲也是定亲啊。
他们担心吴瑾雯在婚姻市场上遭冷遇,找不到极好的女婿,被影响一辈子。
可是也不好给自家长女吴瑾雯正大光明地相看夫婿,定下一个女婿。他们担心万一京城那边大舅子洪函柳受不住老人洪文昊的压迫,万一他们家又要下聘娶自家女儿,那自家岂不是变成了把女儿二嫁的小人了?
这样的话,不仅长女吴瑾雯无脸见人,他们老两口也没脸见人了。
从吴瑾雯十五岁及笄起,到现在十七岁这两年的时间内,吴夫人洪燕珺多次写了信回京城,做自家老爹老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再盯着的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