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四处暂时无人,身子一缩,贴着地面翻越过长廊,最后,将离负在一根巨宽阔且滚圆的红柱上,临时的倚靠让他暂得喘息的机会。
同样尺寸和数量的红柱每一层皆有,刻有佛莲的栏杆和九十九根红柱圈圈绕绕,将每一层阁楼内部的环形通廊围出了一个巨大的圆。这种源自南靖的圆形土楼式建筑皆是由上好的百年古木和琉璃瓦建成,封闭式的结构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对阻止敌人蓄谋入侵也起一定作用。
将离仰起头来,向上看去,一片浩瀚的夜空像是被束缚在一个环形之中,无尽的飞雪从天而降,那阁楼之顶又仿佛是被人覆手盖上了一个深不见底的盐罐子,那铺天而来的雪就像是或细腻或成片的白盐,正肆意飞洒着。
此时从一至九层柱子上所有的红灯皆被点亮,而距他几十尺高的上空,有序设立在最外层飞檐上的小佛像,轮廓被照得清晰可见。这些佛像姿态与神色一致,皆是高高直立且怒目含嗔,匪夷所思之际,视线再落到近处。
果然,无独有偶。第八层铺展而出的琉璃瓦层层叠叠,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晶莹剔透,像美人留下的眼泪。其外层的飞檐上也有着一尊尊小佛像,只是这些佛像的姿态与神色与第九层截然不同,他们皆同时弯腰俯视着楼下的一举一动,双唇未紧,倒像是在吃惊什么。
旋即,同众佛的视线而下,第七、第六......第二层的飞檐之上皆有类似的佛像,由于角度与距离的缘故,其模样难以再看清,唯有璀璨奇幻的炽云殿被层层雪幕埋在一片深谷之中,其间的扑朔迷离,明亮时像喷涌而上的流光,将整个楼照得恍如白昼,幽暗时像一朵披着黄昏最后一抹霞光的佛莲,盛而即聚,徐徐敛去所有光辉。
对线索的迟疑压过了对盛景的震惊,将离回过头极力思忖着,那一尊尊神态各异的佛像无疑是他目前遇到的最大疑点。
浮屠宫的建筑与南靖某些建筑颇是相似,其建筑的某些原理他亦有所耳闻,如果按照相同的原理推测,那么这些佛像的作用显然不是用来引槽排水的,因为这些倾斜的琉璃瓦已经是天然的排水通道。
会不会是单纯起装饰作用呢?凭他一路所看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景致来看,这些同样奇怪的佛像,用来做装饰性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线索就这么断了。将离两手无力地瘫在地上,太阳穴正隐隐作痛,逼得他不得不暂时阖上一双负重累累的眼睛,然而,脑海却仍旧在飞快运转,方才所遇的一幕幕皆在倒放......佛莲盛放,流光汇聚成点,飞雪如水倒流回天际,月掩月出,云丝在飞快漂移。
九十九根红柱。
画面定格在九十九根红柱那一瞬,将离双眼旋即而开,回头再环视了一遍那些佁然不动的红柱,一次次确认,这些红柱的最顶端正对的正是那些小佛像,如此说来,那么每一层的佛像也是九十九尊。
这座楼阁本就庞大,由九十九根红柱支撑着,这一点也不奇怪,可若是这佛像的数量为九十九尊,那意思就不同了。
在他未出生前,佛学便在南靖民间流传着,作为南靖允人,对于佛学的一些说法,他并不陌生。深奥之处,他虽难吐一二,但有一种民间常见的说法,他记得很清楚。
佛语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所有的佛像虽形态各异,但只要仔细一看,可见,他们正对的方向,其实皆汇于一点,如果从每一尊佛像身上牵引出一根线,那么所有的线最后都会交织在一处——炽云殿。
这些佛像不像是装饰,更像是机关。
那么,控制这些小佛像的机关究竟在哪?
将离不禁仰头将第九层的格局再次环视了一遍,眼中的困惑犹如纷纷而下的苍雪连绵不绝。
当眼神扫过楼上那排阁楼时,一道人影惊现。定神一看,那人甲衣加身,连衣的帽子遮住了他整张脸,这样的服饰将离并不陌生,那应该是潜藏的守卫。
将离收回视线,大脑飞速旋转。迟疑之际,谁料,一双鹰眼早已将他牢牢锁住,整个身子虽藏匿于红柱和漆黑之中,但此刻已然暴露得巨细无遗。
只怕,那黑甲卫早已发现了他的踪迹。
不再犹豫,将离心中暗暗一定,倚着柱子将重如石泥的身子支起,然后再走出柱子外缘,仰头朝那黑甲卫大吼道:“将离在此,我们来做个了断!”
声音在楼阁里回荡,久久不散,可是却没得到任何回应。
将离本来想用自己为诱饵,把黑甲卫引诱下来,可显然对方没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