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联系,却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流派个体。
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道家”是其中之一,是哲学流派的一种,它们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其中老子更是被尊位一代圣人,庄子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学说,对后世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至于“道教”,其实就是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宗教信仰,其前身是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也就是道教四天师中的“张天师”,也即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主人公。
自五斗米道建立之后,又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衍化,才有了如今的“道教”。
从时间上来说,“道家”出现于春秋社会末期,而“道教”则是产生于东汉末年,两则之间相隔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尽管思想同源,却不能混为一谈。
换句话说,狭隘的“道家”和“道教”的区别,就在于“道家不事鬼神,而道教事鬼神!”
而广义上的区别,在于“道家”只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是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众生为己任的,其对历代文人、学者,乃至统治阶级的影响,更是巨大而深刻,“道教”则是敬事鬼神,追求自我的“羽化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