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呢,我家小槿长这么大,吃了我们家多少粮食,我们一家操/了多少心。二两银子?二两银子都买不了你婆娘手腕上的那只银镯子。”
村长家可是他们石霞子沟最富裕的人家,来之前王氏就打算好了,能多要一些是一些,总得比二两银子多。
要是他们愿意给,那他们老李家就不追究这件事了,要是他们不愿意,她肯定不能让他们家以后的日子过的安宁。
如此想着,王氏一向又是为了钱不要脸面的,盯着贾氏手腕上那只银镯子打起了主意。当初李良淮给贾氏刚买了这只镯子的时候,贾氏带着它在村里炫耀了一圈。
这只银镯子分量十足,少说也得值四两银子,如今带了这么久,三两总得值了吧。
“王老婆子,我看你是疯了吧,你也有脸说,这个死丫头吃你们家多少粮食。李伯年死了这么多年,全村里人可都看着你平日里是怎么对待这丫头的。”
“先不说,她这些年吃了你们家多少粮食,就算是吃的比你个老不死的多,她也值不了老娘手上这只镯子。”
贾氏又不傻,自然知道王氏一番话打的是什么主意。这只银镯子可是她家儿子孝敬给她的,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王氏竟然打它的主意,真是不要那张老脸。
“是,这死丫头值不了你手上那只镯子,可有的人值啊,”王氏一向看不惯贾氏那副嚣张的样子,本来李德茂再加一两银子,还有余地可以商量,可今天那只镯子,她要定了,“老村长,杀人偿命,李蔓蔓杀了我孙女,她要是今天不给我孙女偿命,老娘就跟你们家没完。”
王氏和贾氏相互看不顺眼,一些话,王氏知道和贾氏根本谈不拢,把视线转向李德茂,把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又重新搬了起来。
搁在李德茂的立场上,不管是为了李蔓蔓也好,还是为了他这个村长的脸面也好,他都是同意贾氏把那只银镯子拿出来了结此事。
听了王氏的话,李德茂皱起了眉头,走到贾氏跟前,两人小声嘀咕着,也不知道跟贾氏说了什么。
反正过了一会儿,贾氏就把那只银镯子摘了下来,脸色晦暗,一双浑浊的老眼像是淬了剧毒恶狠狠的瞪向王氏。
而王氏则仰着脖子,得意洋洋,对于贾氏的挑衅一脸不屑。
“王大妹子,这只镯子给你,可咱们当着全村人的面说好了,日后你们老李家不得再追究今日的事情。”
这件事本该让老李家的人立个字据,可当着全村人的面,相信王氏就算是脸皮再厚,日后也不敢反悔。
于是,李德茂拿着镯子走了过来,直接递给了王氏。
“不追究,不追究,大家伙都看着呢,都是见证人,我保证日后不会再追究此事。”
王氏一双眼睛一直盯在那只银镯子上,眼冒精光,当李德茂把镯子递了过来,她一把抓在手里,看了又看,直接戴在了她的手腕上。
戴上之后,视线依旧黏在那只银镯子上,一边点着头,一边满心怀喜的应道。
第十七章 她一个外人
“他们两家的事,你就不要插手了。老李家都不追究了,你追究个啥?”
眼看着老李家和村长家达成了协议,站在一边的乔兰芝看不下去了。这好歹是一条人命就这么草率解决了,她替李木槿不值。
正想要开口,一把被一旁的安氏给拉住了。
“这老李家的人真是穷疯了,为了一个破镯子,连脸面都不要了。”
越国有一项律法,百姓们都知道。不管发生什么纠纷,只要一家不去官府报案追究,那官府就不会插手。
现在两家商量好了,那李木槿就这么白死了。一条人命活了十几年,到头来就值一只破银镯子,乔兰芝看了,自然气得不行。
可听了安氏的话,她也不再出头了,毕竟这件事跟她没有多大关系。低声咒骂了老李家人一句,脸色依旧不好看。
“他们老李家什么时候要过脸面,”安氏扫了老李家那群人一眼,不屑说道,“好了,这件事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就算是能管得了,说不定到最后,还惹上一身骚。走吧,回家吧。”
说着,安氏端起地上的木盆,叫着乔兰芝往石霞子沟村的方向走去。
走在她们前面的二人,正是抱着李木槿‘尸体’的萧景玉,以及跟在他身边走着的李木凡。
他们三人离开,老李家的人是看见的,但没有一个人上来阻止。一个死人,萧家二郎愿意抱走就抱走,正好他们家还省了一张卷尸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