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更是下定决心使劲挣钱,以摆脱这种苦差事。
为什么不是努力修炼增进修为呢?因为她不想面前暴露法术,至少现在不能!
忙了一上午,太阳升起了老高,李木槿穿着薄袄,累了一身的汗,肚子早就在她拔完两分地的时候咕咕叫了。
好在,时间确实不早了,拔草速度和牛婶子不相上下的萧老汉站起身,往四周看看,见已经有人往家里赶。
他搓了搓手中的泥土,看向她们几个,“走吧,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
萧老汉的声音此刻成了李木槿心中最美妙的音符,一听他说完,李木槿立马站起了身,活动活动筋骨。
拔草这活计,真的太累了人。
回到家中,余氏已经把饭做好了,杂粮面条,汤多面少,不过量管饱。李木槿饿了一上午,吃了整整两碗。
一旁的萧景玉见自家媳妇饿成这样,颇有些不好意思。今天上午他和李晨文去了后山,砍了几根腿粗的小树,打算用来做棚子的支撑架。
树砍好了,可草棚还没有编好,下午他就不去后山,还是跟他们一起去地里帮帮忙吧。
时间不等人,为了不浪费一点时间,萧老汉吃过饭,就喊着李木槿几个人下地去。他一喊,家里除了余氏和萧辉留在家里,其他人都跟去了。
“呦,这不是亲家吗?咋地,这是去下地啊?你们今年包了多少地啊?”
加上牛氏和李茜,一行七人朝地里走去,刚走到一半,碰到了拎着藤篮的马氏。看样子,她是从地里给李老头几个人送饭回来。
马氏一见到他们,倒是‘热情’的很,堵着众人的路,一脸的笑,开口问到萧老汉。她嘴碎,也不害臊,这话问的一句接着一句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就带上我吧
萧老汉知道她是什么德行,根本不想理睬她,瞥了她一眼,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没包几亩。”
一个村里,就算是再不喜马氏,萧老汉还是开了口,不过说完,人就径直往前走了。
马氏见此,也没有拦着,望着李木槿众人离开,马氏朝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呸了一口才作罢。
有了萧景玉和李木凡的加入,他们的速度快了很多,七个人从未时初到酉时末(下午一点到七点)拔了整整四亩地。
加上上午的一亩多,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当然这也是缘由现在地里的草少,下了雨土质松软。要不然七个人根本达不到如此进程。
天干地旱,杂草丛生,那时候拔草就难了。不过麦子越长越大,地里的野草也会越来越少,到时候会让人省心不少。
可想起秋天种玉米时,还要拿起锄头在玉米地里除草,李木槿眉头一皱,一筹莫展。心想,还是赶紧挣钱,这样就不用辛辛苦苦包地挣这点钱了。
花了两天多的时间,七个人终于是把地里的草给拔干净了。萧老汉通知了一下乔府专门负责此事的管事,那管事过来检查一遍,点点头,在记事簿上记上一笔,便让他们走了。
这两天时间,余氏带着萧辉在家也没有闲着,那架顶棚的草席,她一个人编了整整有一半了。
今天是初六,她一大早和萧景良一块去了大屯集,李木槿等人是半上午从地里回来的。回来之后,烧热水洗洗脚。一众人开始编草席,不过萧景玉却跟李木槿说一声出门去了。
余氏是过了中午头回来的,今天的生意好一些,卖了四个草筐,背上还背着六个草筐。草筐不沉,六个加一起也不算沉,可毕竟她年纪大了。
等她人到了门口,手里拄着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木棍,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看到这一幕,萧老汉第一个迎了上去。
“娘,这草筐以后你就别去卖了,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再把你的身子累垮了。”
不知道是从十年前,还是五年前,萧老汉一直在劝说余氏不要去卖草筐了。每一次说这个话题,余氏都会深深的看萧老汉一眼,道:“我身子活络着呢,再干几年没问题。再说了,我不卖草筐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你不觉得憋得慌,我还觉得憋得慌呢。”
她的绣活还不错,可好歹年纪大了,穿针引线要半天。现在缝个衣服,做个鞋可以,让她绣花,那就不行了。
“你放心吧,等我干不动了,自然就不干了。”
不给萧老汉反驳的机会,余氏摆摆手,浑不在意。气得萧老汉只好唉声叹气,拿她也是没办法。
这时候,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