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程序的结构,先确保两人对程序设计的认识大体上一致。
1-2,同时,叶奕凡马上找许远,策划把他手中的测试任务如何转交给其他人,这时已经有人闲下来了。
2-1,伍延熙开始写这本程序的设计书。
2-2,李英和许远坐在一起,把需要的功能口述给他,协助他先把编码做出个大框架。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分担许远的负担,比如帮他写出需要的sql语句等,以节省他的时间。
2-3,叶奕凡发邮件给高谷和新井,告诉他们这件事,要求新井,当这边把设计书发给他审查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对应。
3,伍延熙把程序设计书赶完之后,李英先看一遍,确保两人理解一致,然后发给新井,让他审查。
4-1,然后再按照设计书,李英配合许远,把做的程序在细节上完善一遍。
4-2,伍延熙接着写测试计划书。
5,当新井把设计书审查完毕,如提出了修改意见,伍延熙改设计书和测试书,许远改程序。
6,程序完成后,伍延熙和李英分别按测试书进行一遍测试,许远随时对应修改。
项目管理中有个术语,叫做关键路径,是所有任务中,需要时间最长的那个。在华罗庚的课文里,就是烧水的过程,而在这里,很明显是2-2中,许远编码的任务,决定了整体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