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和婷婷摘的不少了?婷婷摘上劲了。”于文秀走过来说。
“小孩子,第一次采摘,高兴。”韩淑芳说:“你俩过来,我给你们说说话。”
“表婶,你有何话说?”陈洁明担心表叔送他的汽车再发生变故,有些忐忑。
“还说什么话啊?你俩的事呗。怎么样,年底结婚了吧?”
“钱夫人,我们还没想好。”于文秀最不愿提起的话题。
“不要叫钱夫人了,叫婶,跟洁明一样叫我。”韩淑芳说:“怎么了,文秀?你们俩之间还有什么障碍吗?”
“趁着我们年经,再多干两年,攒点资本。”于文秀说。
“文秀啊,你们年纪不小了,都快奔三十的人了。不能等了。”韩淑芳压低声音说:“文秀啊,结婚生孩子才是第一位的。家业可以慢慢攒嘛。生孩子可耽误不得。大龄青年生孩子不好。我是过来人,这方面有经验。听我的吧,把婚早点结了吧。”
“婶说的有道理,我也看过这方面的知识。适龄结婚最好。”陈洁明说,他很赞同韩淑芳的观点。实际上他也想早点结婚。
于文秀则有不同的看法,当着钱夫人的面,不好和陈洁明争辩。
“婶啊,我们会考虑的。”于文秀暗中不满的白了陈洁明一眼。
“文秀啊,还考虑啥呀?结婚生孩子,是咱妇女本分,早晚拖不了的事。早生比晚生好。趁着年轻,把孩子生了,又不用多要,生个一男半女的就得了。到岁数大了,再说生,那可遭老罪了。”
“婶啊,你说的这些我不太懂。我觉得趁年轻还是干点事好。”
钱夫人没能说服于文秀,觉得很遗憾。转而又对陈洁明说:“洁明啊,做为男人,要哄住女方,把姑娘追到手才是真本事。”
“是,婶,我知道。”陈洁明说:“把媳妇娶到家,心里才踏实。”
“这就对了,得讨人家姑娘欢心。要不人家不愿意过门当媳妇,给你生儿育女。这可是你求着人家的事,低三下四也不丢人。懂吗,洁明?”
“懂。”
于文秀当然也听见了,本来就是说给她听的。于文秀脸上发烧,臊得很。
婷婷跑过来,拉着于文秀的手,说:“姑,给我一块摘桃子去吧,那边树上,桃子长的高,挂树尖上了。”
于文秀随婷婷走了。
望着于文秀去的背影,韩淑芳对陈洁明说:“洁明,看那姑娘,是个干事业的角色,可不一定是个生孩子的料。真结了婚,家务事恐怕都是你的了。”
“我知道。文秀是个能干的女人,做事业的好手。我觉得在这方面,配不上她。我有点儿惭愧。”
“侄儿啊,你不能有这种想法,女人,就是在家里生养孩子,做家务的,不能惯着她在外边跑。懂吗?”
“嗯,婶说的有道理。”陈洁明表示赞同。
桃园那边有一片菜园,贺春花和陈洁明的母亲李大菊,领着两个孩子在园里摘菜。她们俩说到一块去了,都是直爽性格。也是说的陈洁明和于文秀的婚事。
李大菊当然希望儿子陈洁明和于文秀早一点结婚了。就和贺春花聊起这件事。
李大菊说:“她嫂啊,文秀真是个不错的女孩子,俺娘俩一见面就有缘,一眼就把她当成儿媳妇看了。我想尽快把他娶回俺陈家。”
“婶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时代不同了,年轻人要自愿。结不结婚,是他们的事。咱做不了主啊。”贺春花当然要给于文秀争取最大利益了。
“对,对,肯定是年轻人要同意了。咱可以催促他们。”李大菊说:“她嫂啊,你看咱楼房也买了,文秀姑娘和洁明也挺谈的来,挑个吉日给他们办了喜事算了。年轻人不好意思说。”
“这得他们俩同意才行。”贺春花说:“楼房要装修,还要买家具什么的,建立个小家庭不容易。你说是不,婶?”
“说的也在理,不过这些都好办,咱家有钱,说买还不快啊。几天买好了。”
“对,有钱好办事。俺公公和婆婆还没见过洁明哩。”贺春花说:“等有空了,把俺公公婆婆接城里来,叫他们见见洁明。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哪有不见女婿的,是吧,婶?”
“对,对,看我心急的,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我们亲家得见见面啊,聊聊孩子们的事。到时候约好了,我们老两口也上城里来,见见亲家。”
“我公公婆婆,都是勤快人,舍不的扔下农活上城里来。劝了好几回了,叫他们来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