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供奉惶恐地回道:“娘娘,小的挡不住他。若是与董供奉联手,或可堪一战,但胜负之数怕是不到五五。”
他和董宋臣二人,在这天下差不多算是最顶尖的高手了,他表示二人联手都没有胜算,便算是权威性的回答了。就此,南唐最有权势的帝后二人,放弃了想要对付项天歌的念头。好在大皇子只有当年项天歌的三成功力,他刚好能拿得住。否则,离开熙春楼时,便要让他脱身跑了。
高供俸奉一进后花园,一道劲风袭来,若不是早有准备,又曾潜心研究过项天歌的拳法,少不了就要着了大皇子的道。他也不去招架,边躲闪,边使出相扑勾、缠、拧、靠、别的招数,十数招过去,总算将杨不苟撂倒在了地上。
“我的殿下呀,您又发什么疯,咱家这把老骨头可要被您可折腾散了!”高供奉掐着腰,喘着粗气问道。
杨不苟躺在地上,两眼恨恨地望着天说道:“我不是什么殿下,我叫杨不苟。临安府的官差把我郑婶子抓了!”
“这个郑婶子是什么人?”高供奉蹲下来问道。
杨不苟便将菜市桥烟花巷的事说了。高供奉笑了笑,说道:“就这事儿,殿下便宽心好了,咱家这就到府衙去走一遭,准保叫那妇人毫发不伤。”
“那我也去。”杨不苟翻身坐了起来。
“殿下去不得。”高供奉慌忙将他按住。“申时,崇政殿说书叶大官人要讲《尚书》,殿下须要认真听讲,否则官家问起来,岂不是要穿了帮。”
杨不苟烦道:“我对什么《尚书》不《尚书》没兴趣,我今日一定要见着郑婶子。”
高供奉好言相哄道:“你也答应过我家殿下,在他回来之前先冒充一些时。咱家也不是不要你去见人,晚上咱家一定陪你去那菜市桥,但今日这《尚书》你必须要去听,可好?”
杨不苟眼前浮现出那个李言,心中总有一种怪怪的亲近感。便觉得自己答应了他的事,若是要反悔,便是天大的不对。只好无力的点点头,说道:“那说好晚上让我去菜市桥!”
“那是自然。”高供奉应道。又着人喊来陪侍的小太监高要,吩咐道:“叶说书今日要讲‘洪范’篇,你便先将精要处说与殿下,也好应付官家的考问。”
那高要是高供奉的远房侄孙,素来乖巧听话,也很聪明。他知道杨不苟不肯老实坐在书房读书,便返身去书房取了《尚书》,就在后花园讲解起来。
高要的聪明之处是他不酸文,把这篇“洪范”讲得极其通俗,将治国的道理与商人经营的手段结合的很紧。杨不苟在私塾学过“洪范”篇,又卖过肥皂和香皂,倒也能领会其中的相通之处,此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近期的遭遇,理解上又高了一层。
高供奉见杨不苟安静下来,这才放心往宫内去。他要去见谢皇后,讨一个口谕才好压服临安府。现在董宋臣、丁大全和马天骥三人,仗着阎贵妃得势,有些忘乎所以,根本不把寻常人放在眼里。但对谢皇后,他们还保持着几分谦恭。
谢皇后最大的依仗是宽大为怀。她的不争便是争的态度,让多数人都暗自佩服,便是李诺也对她极为尊重。
高供奉很早便投靠了谢皇后,跟着这样的主子你一时不会大贵大紫,但很安心,不用担心会成为弃子,更不担心会卷入没有胜算的宫斗之中。真到了谢皇后要出手时,那一定是必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