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茂、以道两位先生,我欲直取顺天府,你们觉得如何?”
姚枢想说什么,又止住了。通过刚才简短的交流,他感觉王文统这个人与自己并不是一路人。这个人不讲儒理,没有成仁取义之心;在这个人眼里——只有利益!他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商鞅的影子。
王文统见姚枢有礼让之意,便毫不客气的答道:“公子正应该如此!如果我们拿下了顺天府,就等于卡住了阿拉善汗国的脖子,他们的老巢北方大草原将陷于恐慌,正在黄河两岸征伐的大军,也会因为失去了稳固的后方而混乱;
要是我们在他们民疲师老之际,以一支偏师穿越大同西进汪古部,一路烧杀驱逐一些小部落,做出要向克烈部进军的样子,必会令汗王阿蒙惊慌失措,从而遣派藩王阿略迅速返师相救;
藩王阿略素善用兵,绝不会遵汗王之令率军往救草原,他必会以一支偏师在河北佯攻,其主力则跃进我山东路,毁我根基,引我回兵救援。如此,我们主力则可利用这一点,在沂州设下埋伏,重创藩王阿略之军;则河北、河东、河西未定之地,传檄可得。”
姚枢听了王文统之言心头一颤,暗道:这个王以道谋略是有,但手段太过毒辣,全然不将人命放在眼里;你在草原上烧杀抢掠,那阿略也以其法相还,岂非是要让河北、河东及山东路等地,变得赤地千里!
杨不苟待王文统讲完,点了点头后又问姚枢:“公茂先生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姚枢跟随大王有一年了,对阿略的心性很是了解,于是说道:
“大王是个喜欢行险的性子,以道先生判断的不错,他是绝不会甘心返师,反而会杀进山东路腹地,引公子前来决战。只是老朽以为,公子的北进偏师不宜深入草原之地,做出姿态即可。”
杨不苟笑了笑说道:“公茂先生一颗仁心,将来天下各族百姓必然是感念您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