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烈点了点头:“如此进行国战,不是白痴就是天才,但事实证明,他不是白痴。”
波兹王国与哈梯王国之间,还隔着亚述与巴伦这两个国家,按照常理而言,居鲁士应该先征服亚述或者巴伦,才可能去攻打哈梯,这是个人人尽知的常识。否则的话,那样穿越第三国行军远征,后勤线路极易受到威胁,在大规模正面战争中是不可能采用的策略。
但波兹王国居鲁士偏偏这么gān了,而且做的非常成功。他并不是冒险行军,而是以绝对的实力和能力为前提。北线进军首先灭了埃兰建立行省,巩固占领区之后以此为基地绕过亚述攻打哈梯,这个战略被歌烈联合亚述帝国阻止了。
但波兹王国的另一场征战更加经典,他们的大军插入了亚述与巴伦王国之间,先联合巴伦王国共同出兵攻占了五座城邦,然后又和巴伦翻脸攻占了基什城邦,打开了一条通道。波兹大将军大流士便是以此为基地进入哈梯王国,最终灭了这个古老的国家。
棋盘上的光影演化到现在的场景便停了下来,阿蒙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这盘棋没法下,歌烈,这不是你的错,换作我也是一样的结果。您在人间是一位出色的统帅,但那居鲁士也不简单,而且波兹大军的实力更qiáng。
如果双方都不犯错误的话,哈梯的结局是难以避免的。这一战结果只在理论上可以挽回,亚述或巴伦这两国之中,如果有一国的军队也完全归您指挥的话。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一战之败,就败在巴伦。”
阿蒙挥手一动棋盘,又重新演化了一遍,相当于模拟重打一仗,棋盘上的变化了击退了波兹大军。阿蒙演示了一种假设,歌烈若能同时指挥哈梯与巴伦的军队,双方胜负不分,最终结果是波兹退兵。但这个结果只能是假设,实际上在人间是不可能发生的。
歌烈指挥哈梯大军,还是在国王亚设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而巴伦国王怎能把指挥军队的全权jiāo给另一位国家的统帅?就算巴伦和哈梯能够联军对付大流士,如果相互配合不默契也一样会失败,更何况巴伦在这场战争中根本就没起到牵制作用。
马尔都克降下神谕,让巴伦王国配合波兹王国进攻亚述,结果波兹王国占领五座城邦打开了进攻的通道,巴伦王国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在帮忙。等到波兹王国进攻基什城邦,甚至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假如在这个时候,冯纽国王举全国之兵抄大流士远征军的后路,或许还有扭转战局的最后机会,但巴伦王国却按兵未动。难道冯纽国王就看不清楚形势吗?真的等到哈梯国灭,接下来同样的命运恐怕就会轮到巴伦王国身上。
但是冯纽国王也很无奈,他想袭击波兹大军,却得不到国内神官集团的支持,神灵好像抛弃了他。在大流士进攻基什城邦的时候,马尔都克降下了神谕,只要他们不抵抗波兹大军,神灵就会庇护他们,不会失去原有的财富及地位,而事实果然如此。
祭司还是祭司、贵族还是贵族、神殿还是神殿,只是基什城邦成为了波兹王国的疆域。马尔都克一则神谕,等于废掉了巴伦王国的威胁,大流士能由南线从容进军,而居鲁士又在北线吸引了哈梯的主力,这仗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