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撒冷人中建立了绝对权威,而且掌控了整个撒冷城邦,撒冷人所信奉的阿罗诃则逐渐取代了原先阿蒙神的地位。
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必然。想当年都克镇族人幸存者只有几十人,而当他们来到撒冷城时,城中的居民已有数千,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享有最肥沃的土地、继承了族人的矿场,又在守护城邦的战争中立下过重要的功勋。
幸存的这一代族人可以说都很了不起,他们历尽磨砺,终于在世代所承受的苦难命运中解脱的时候,不再需要亲自从事艰苦的矿工工作,所爆发的是另一种智慧。他们不论是经营田庄还是从事商贸jiāo换、借贷生意都做的非常出色,不仅是因为有资本与威望,更因为掌握了知识和资源。
力量与智慧也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使得他们成为撒冷城最富有的人,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撒冷人。他们有优越的条件,可以给自己的后人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甚至能掌握大路上好几种语言与文字,逐渐人丁兴旺,繁衍两代人之后,这一支族人的数量已逾千。
撒冷城中其他民众的构成主要有几个方面:从深山中迁居而来的xué居野人或高原巨人、周边各国的流làng探险者与流氓无产者、破产的手艺人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人在各方面都无法与撒冷人比拟,别的不说,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
掌握财富与知识的撒冷人,也等于掌握了在城邦中向神灵献祭的大权,代表了神灵的意志。人们的信仰不是凭空的,它会受到环境有意无意的必然影响,撒冷人掌握了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自然也就控制了传播信仰的社会资源。
早年在战场上万众一心召唤阿蒙神降临的那一代撒冷城民众逐渐故去,新生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不拥有父辈的经历,身处的是新的环境,跟随撒冷人信奉阿罗诃的民众越来越多。就在波兹帝国不断扩张,将光明圣火燃遍大陆各地的时候,对阿罗诃的崇拜也在无息无声中深入撒冷城民众之心,渐成这座城邦信仰的主流。
可是这座城邦的主神殿还是阿蒙神殿,它矗立在城邦广场的中央,显得是那么高大与宏伟。但是神坛上阿蒙搂着穆芸的神像,如今看来却显得有些轻佻放làng,不够庄严神圣。撒冷城中也有一座阿罗诃神殿,但只修建在都克镇族人最早聚居的地方,规模很小很不起眼,接受的献祭却越来越隆重。
这座城邦新一代的统治者们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希望以阿罗诃主神殿取代原先的阿蒙神殿。当老一代人还在世的时候,这个想法也只是在心里,等到大卫-所罗门所代表的新一代撒冷人掌权之后,这个愿望就变得越来越qiáng烈了,因为阿罗诃的地位也象征着他们的地位。
在约书亚去世之前,曾jiāo给大卫-所罗门一部《圣经》,里面记载着都克镇族人的经历与所承受的苦难、受到阿罗诃的指引从遥远的埃居重返家园的过程,还收集了阿罗诃的谕示、神迹、赞美诗以及种种传说。它是承载着撒冷人信念的历史,记录了神灵与族人的约定,撒冷人引以为荣也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