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虞翻对孙权的抱怨,而“天下一人知己者”却是怀念着二十多年前死去的知已孙策。
孙策死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那一年,十九岁的孙权继位,封吴将朱然(亦是孙权是同年好友)为余姚令。虞翻被贬当在公元221年至223年之间,已是孙权之兄孙策死后二十多年了。青蝇吊客之语,也许是虞翻为了提醒孙权记得昔时其兄孙策是如何优待于他的,仅此而已。我看不出这段话里有何屈服和听从的意思——当初你兄长孙策引我为知已,你如今因我疏节、无发媚的骨体而把我获罪,发配到海隅,你过意得去吗?
刘繇就说道:“我如果用了太史子义,许劭不得笑话我吗?”于是只让太史慈当侦察员。刘繇败亡后,太史慈不再跟随他,而是潜藏在丹阳的深山密林之中自立门户,自称丹阳太守,与当地的宗帅祖郎等联盟,进驻泾县。在当时,像太史慈这样出身低微的武人想要出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有同郡人的举荐。而当时刘繇赴扬州担任刺史,他既是汉室宗亲,又与太史慈同郡。太史慈于是起身南下,不远千里赶来投奔,但刘繇并没有给予重用。刘繇亦是贵胄子弟,不能屈礼下士,再加上当时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劭正寄身刘繇帐下,能入“月旦评”法眼的都是世家子弟、博学名士,他们从来瞧不起太史慈这样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