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嬷嬷这一声声的哭诉让大家将目光落在卓四夕身上。
京城世家看的就是规矩。
不说卓四夕是妻是妾,做人儿媳晨昏定省是最起码的。有那孝顺懂事的侍候穿衣吃饭样样不落。
“还真是对不住,我竟不知府上还有这规矩。”
众人见卓四夕利利落落的承认了,更是不喜了。哪还能将不懂规矩说的这般大义凛然的?
先前和卓四夕有矛盾的乔氏,这会也知道了今个好好的宴席变成了镇国公夫人秦氏和府中二少爷带回来的家眷的内斗大戏。
此刻,乔氏听到卓四夕的话忍不住从远处的席面凑过来说道:“好一个不知道啊!”
卓四夕一看是乔氏,就看也不看乔氏一眼了。
乔氏见都这个时候了对方还无视她,更是觉得这个村姑实在是目中无人的很。
“先前来的时候就觉得你不懂规矩,还想着秦夫人好歹是镇国公夫人,竟然让府中之人如此没有规矩,如今看来也是有原因的。”
秦氏听后止不住的叹气。
“实在不好意思,让各位看笑话了。各位,改日再给各个府上致歉赔罪!”
秦氏想在这个时候结束这场“闹剧”,卓四夕却是不愿意的,这个时候结束了,她可就真的要说不清楚了。
只是她现在正在等东西,刚才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曹嬷嬷已经让人去取那道圣旨去了。
卓四夕打量着从南院过来的方位,想看看人到底什么时候过来。
乔氏却以为是卓四夕不敢再吭声了,这么好的机会若是不一洗前耻,对她来说岂不遗憾?
“我看秦夫人还蛮知礼的嘛,不若卓姑娘好好给秦夫人奉个茶道个歉,也好让秦夫人往后好好教导卓姑娘的规矩,以免丢了你们镇国公府的脸面。”
苏老夫人本想开口却被荀老夫人挡住了。在荀老夫人眼中,那位的女儿断断不会如此没用,曹嬷嬷刚才的动作她早都看在眼里,对于曹嬷嬷她也是知道的,有她在场更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先看看吧。”
后来,荀老夫人多次后悔,早知道应该一开始就不该阻拦苏老夫人了。
乔氏说话本来是不合适的,一个外人插手别人的家务事本就是极没规矩的事情。但现在大家觉得乔氏没规矩是没规矩,这番话说的却很是有道理。
这个时候本就不适合再闹下去,主人尴尬不尴尬她们不知道,她们客人却很是尴尬。
翰林院掌院学士宋大人的母亲宋老夫人说道:“原本这也是你们的家务事,只是今日大家都在这里,你们既然能将事情拿到大家跟前说估摸着也是想着让我们给寻个公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既然你听你们说的,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不好做个人评判。”
宋老夫人说完看看卓四夕又看看秦氏,然后对着卓四夕说:“这样吧,今个是喜事,该热热闹闹就热热闹闹的,夕娘啊,你这个做晚辈的就退一步,将茶奉了,以后也没人再拿你从未奉茶一事说口了。”
宋老夫人卓四夕是知道的,和过世的苏老大人相敬如宾,儿子是从二品大员,女儿又嫁给了平郡王府的世子,底下子嗣都是有出息的,在京城也是有名的和善人,再加上八十多岁的高寿,就是皇上也很是敬重这位老夫人。京城中谁家要是有成亲办喜事能请到宋老夫人的,那可是既有面子又有好意头。
所以,这个时候宋老夫人出面说这一番话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卓四夕自然也不是不能给面子的。
“让老夫人见笑了。晚辈听您的。”
“秦氏,我瞧着夕娘也不是个不懂理的,想必这中间也是有什么误会,咱们做长辈的对晚辈总要宽厚一些的。家和万事兴。我让夕娘斟茶致歉也不是就说都是她错了,晚辈即使有错,也是咱们做长辈的没教好,子恒那孩子我也知道,也是个可怜的。这几年在外面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也合该对他们厚待一些。这样也算能对得起黄土之下的人有个交待了。”
“夕娘这一杯茶一奉,往后不可再让人以此生事了。”
“秦氏啊,你怎么看?”
“晚辈听您的。”
宋老夫人摇摇头,看了一眼柳嬷嬷。
秦氏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宋老夫人看着不偏不倚,其实处处都是看顾着住南院那边的,提什么黄土之下,还不是说的司马氏那个贱人?那个贱人有什么好的?现在虽然让南院那位给她斟茶致歉,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