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初三我带振qiáng回去一趟。”李大海立即神仙不起来了,问:“回去的东西你可准备好了?”
“给婆婆准备了一件新棉袄一个热水袋。两个糖水杏子罐头一包糖一条糕。生活费按月都寄过去的,你再给婆婆五块钱过年吧。大哥二哥那边都是五条咸鱼。”曹月英把收据收起来,“下回给婆婆寄钱我就落邮电局的地址了。你单位的地址要不要留给他们你看着办。”
“到时候再看情况吧,他们要好好讲话我就留,不好讲话我就不留。”李大海眉头皱的多高。
李振qiáng想到要去看望奶奶也没什么兴致。
本来很开心的年夜饭气氛突然就不好了,李惜文低着头喝汤,在心里猜这次她爸和她小哥回去肯定要闹点事,就是不晓得她爸和她小哥的衣服鞋子能不能保住。
齐省的风俗大年初一不走亲戚,早晨起来就是同事邻居还有朋友相互走走。
午饭后李大海和曹月英去给领导和同事拜年。
初一不gān活,李惜文就把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拿出来开始系统的复习。李振qiáng一看妹妹这样拼,也把玩心收起来,在妹妹对面坐下写卷子。
下午三点多四点钟,太阳被楼房挡住,晒不到外面的咸鱼了,李惜文放下钢笔去收咸鱼。
一个剪着齐耳短发,圆圆脸蛋,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推着自行车站在花园铁栅栏门外,探头朝里看,看见李惜文笑着问:“小同学,劳驾你,农业厅的李科长家在哪里?”
“我们这里好几家姓李的,你找哪位李科长?”李惜文笑着反问。
“李大海李科长。”大姑娘笑起来有一点腼腆,脖子上系着的绿围巾和红脸蛋凑一起还挺好看。
“就住这里。大姐你绕一下从北门进来。”李惜文指指后面,踮着脚把咸鱼提回家。
大姑娘进门站在客厅门口,羞涩怯怯的问:“李科长住哪间?”
这年月的大姑娘都流行慡朗大方,这个调调还是头回见,李惜文挑眉,说:“楼梯口那间。”
今天太阳好,曹月英走前把家里的门窗都打开透气,她爸妈的卧室房门大开,站在客厅门口就能看见里面。
大姑娘带着好奇打量卧室的双人大chuáng。大chuáng上铺的平平整整的厚被褥和粉红粉蓝拼布绣球花的被套枕套,又jīng致又美丽,完全不像已经结婚二十年的中年男人睡的chuáng。她疑惑的问:“这间?”
“是呀。大姐你请坐,我去给你泡茶。”李惜文转身进厨房泡茶,等她从厨房出来,大姑娘已经站在她爸妈卧室门口,正打算进去。
“大姐,”李惜文笑一笑,“我爸现在不在家,他和我妈一起给朋友拜年去了,你在客厅等一会儿吧。”
“你……你是李科长的女儿?”大姑娘看李惜文的目光写满“不可能”。
李惜文要真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最多也只会觉得这个大姑娘有点奇怪,但是她上辈子没少见识那些一波一波扑向她爸妈甚至她爷爷的拜金男女。
李大海长得不丑,这两年生活条件好了,他也显得年轻,衣着整洁时兴看上也不过三十出头,对二十多的大姑娘应该很吸引力。
李惜文觉得这个大姑娘有八成可能是对她爸有想法。
“我是长的不像我爸爸,亲戚都讲我长得像我妈。”李惜文笑的特别甜,她这辈子最拿得出手就是这张脸了,她说她像妈妈,靠脸就能噎死想挤走她妈上位的大姑娘,“大姐,到客厅坐呀。”
大姑娘愣愣的,被李惜文推到客厅坐。
李惜文热情又天真的套话,真实年龄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根本不是上辈子天天跟拜金男女打jiāo道的小姑娘的对手,茶没喝几口,就把自己的情况jiāo待了个清清楚楚:吴梅仙,女,二十八岁,是省政府招待所的临时工服务员,家里有一个寡妇母亲,两个弟弟都结婚了,大弟弟过年前第二个孩子出世,小弟弟再过两三个月孩子也要出生。她认识李科长是因为李科长当学徒的时候住在她家隔壁,前段时间见面攀谈过,所以她找来拜年。
虽然大姑娘后来笑的也甜,态度也落落大方,但是李惜文从吴梅仙透露出的信息推断吴家房子应该很紧张,吴梅仙很可能现在在家里就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所以就把主意打到她爸身上。
在一般人认知里,李大海现在算是chūn风得意的进城gān部,老婆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又是在农村苦熬了二十年肯定是个huáng脸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