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生,生在上等人家,又岂是低贱流民之子可比,如此看来,又何有平等一说?”
这是一个宽泛却不好回答的问题,阶级本身是贵族社会中特有的现象,却很少有人研究这个现象,毕竟有这份心力思考这种问题的,家境一般都是不错的,自然不会做出自掘坟墓的研究……王玄之和王贤脸色露出不悦,心中不明白为何王羲之会放任道人们进来停课。
学生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这个年纪,虽然小,但在芝兰玉树的熏陶之下,从小就有见解,很多七八岁作诗嘱文,明白事理。王凝之所讲的总言有道理,既然有道理他们还是很认同的,毕竟前面那个孙襄实在可恶,竟然要当着众人的面欺负郗道茂,想想看这么娇俏可爱的妹子他们呵护都来不及,却差点……自然不会对孙襄的言论有认同感,却不曾想,竟然又来了一群道人来刁难,性子冲动地已经站了起来,例如王徽之,小小少年凌厉的目光盯着发问的道人。
“戒急戒躁,且先坐下。”王凝之摆摆手让弟弟坐下,对道人的提问并不在意,他既然前面讲出来了,自然会有应对之道,关于“平等”的言论在这个时代确实不好讲,但架不住他是来自未来的,因此并没有多少迟疑,他就抛出来一个超时代的论点,“现在看来有些家族是权贵,有些平民低贱,但向上推一两代,甚至三四代,很多家族的祖先也多是平民,我琅琊王氏源自黄帝玄孙后稷,然而再往前,却也不过是平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出流,王氏先祖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做出奋斗,为我们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条件,我这里有个词来概括,叫做‘进化’,一如上古时期人们茹毛饮血,食不饱力不足,只能依靠团队协作猎杀食物,自是平等。这就是我说讲的平等,是向前追溯的平等——”
“至于你说所得高低贵贱,不外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