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说姐姐学习好,脑瓜子聪明,就该姐姐去读书。
父母摁着他一顿教育,跟他分析得失,分析将来,最后,大弟不说话了。
梁桐知道,他这是心动了。
那时候高考的制度都很不完善,更别说中考了。代考或者考上被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的太多太多了。
梁桐在考场的时候,直到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了,也没敢在名字那一栏,写上自己的名字。
还是巡考的老师,从她身边经过几次发现的,以为她忘记了,就提醒了她。
说名字要是忘记了或者写错了,那一辈子可就要被改写了啊。
梁桐心里苦,看着老师和蔼的笑,很想说,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可她不敢,她要是这么做,她父母就敢把她赶出去。
那她要怎么存活?
一番挣扎,在老师说还有十分钟就要交卷,让大家抓紧时间的时候,梁桐颤抖着手,在姓名那一栏,写下了大弟梁安的名字。
而梁安,则是按照约定,在他的考试卷上,写了梁桐的名字。
这两人的名字乍一看,都比中性。
为了让两人“鱼目混珠”的更成功,梁家父母是煞费苦心,在拍证件照的时候,就将梁桐的长发也给减成了跟梁安一样的发型。
本来就是姐弟俩,眉眼之间就有一些相似之处。尤其是眼睛,很像。
那时候准考证上都是黑白的照片,也没有蒙上一层塑料。一沾水或者一受潮,就会糊化。
梁家父母,故意将两人的准考证的照片沾了一点点的水,一擦就会有一些的模糊,但又不至于完全看不清。让他们碰到老师检查的时候,就说是早上不小心把水撒上去了。
那时候检查也没那么严格。都是自己家老师带着去考场的,然后别的老师监考。
他们俩本来就是一个班级,所以鱼目混珠混的十分成功。
成绩下来的时候,不出所料。
梁桐考上了,但却是梁安去上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