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虹一个人管不了三家店,就算她能管,但她也需要副手。
梁桐跟家里那边是彻底翻脸不来往的了,要是再不把握机会出头,以后就更难了。
梁桐在听完辰哥的话后,心里也有了打算。
她打算再看看,到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跟宋语说。
辰哥接给她的十万块,差不多能买一个三房了。
现在这边的均价在一千六多左右。
一千六百多还是三四层楼的价格。
一层,二层,五层跟六层,价格稍微便宜点,一千二到一千四左右。
刘凤英听了宋语说的话,有点想买一楼的了。
她跟宋和,还能干两年,等儿子毕业了,娶媳妇生了孙子,他们就在家带孙子,这一楼有院子,方便。还能种种菜什么的,也挺好。
再加上他们也没那么多的钱,一楼便宜点,就能少借点钱。
庙会的时候刘凤英跟梁桐一起摆摊子,发现摆摊挣钱也不少,宋语跟她提买个小点儿铺面的时候,他们还真的就留意上了,最后看中了一个二十五平房的孝的门面房。
对方要价三万五。
老两口又不舍得,最后是宋语买下送给了他们。
刘凤英跟宋和,以及宋有根和吴秀兰,对宋语来讲,都是她的父母。
前年给买的那一进的四合院,宋语也贴了一些钱,后来宋刚又送钱过来,但宋语没动,攥着留着装修的。
所以现在送个三万五的门面给他们,宋语觉得这没什么。
不过设备这些,宋语没在替他们花钱了。
不然这店搞得又跟她的似的。
有参与感跟付出,才有主人的感觉。
所以刘凤英跟宋和在装修以及买设备上,也花了小两万。
后来生意慢慢起来了,一个月除掉成本,也能挣三千来块。
刘凤英已经很满足了。陆陆续续的小半年,把之前买设备跟装修的钱挣回来了,又存了小两万了,加上之前法院判赔的钱,老两口村的,加上工资,宋语一年多多少少的补贴,他们口袋里也有六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