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麾下的庐江军,以斥候营和弓步一营为先锋,虎贲营、亲卫营、弓步二营、三营、四营为中军,骑兵分为两队为左右两翼。辎重营和工程营为后军。
中军之中,虎贲营为先导,两侧是弓步二营和弓步三营,中间是亲卫营,后面是弓步四营。
大军开拔,朝镇江城迅速开进。
翌日,大军便抵达镇江。镇江城守将刘肃出城迎接。
刘肃将刘睿等人迎到守将府,刘睿在主位坐下,其余众将站在堂下。刘肃向刘睿简单介绍了如今情况:
自吴国侯孙晨自立称王后,原本部署在扬州边境的吴军便迅速行动,沿东西两线对扬州发起了进攻。
在西线,吴军的进攻遭到楚王司马御麾下的楚军奋勇抵抗,进展甚微。而在东线,由于防御薄弱,吴军连续击败楚军,进逼建业郡。之后吴军又成功攻下建业。此时,吴军应正一边朝庐江郡开进,一边剿灭沿途抵抗军。
“那么,东线吴军的指挥官是谁?”
“回大人,乃是吴王孙晨麾下悍将程通。其手下有六员将领,也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建业郡陷落这些悍将都起了很大作用。”
“嗯,敌军数量几何?”
“东线吴军在发起进攻时,人数为六万人,若扣除沿途损失以及驻防,吴军参与对镇江进攻的,应不少于四万人。”
“嗯…”刘睿听着刘肃的报告,点了点头。他手里有一万五千名庐江军士兵,而镇江城守军有一千余人。这就是将近一万七千人。与是自己的两倍多之敌作战,还是防御战。刘睿有信心守住镇江。
在部署下镇江城防务后,刘睿又派出了刘璟的斥候营,在镇江城外活动,至少要在距离镇江还有半日距离时及时回报。
刘睿在厅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尽可能的挫败敌军的进攻。
“先前,刘肃说这程通麾下有六员悍将?还在进攻建业过程中出力不小?”刘睿嘀咕道:“呵,那就让我麾下的将佐们告诉你程通,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将吧!”
刘睿想好了办法:待那程通来时,先斗将!最好是能
多斩杀几员敌将,以挫败吴军士气!
很快,刘睿便接到了斥候的回报:程通率军正向镇江方向前进!人数在四万人左右!
“好!”刘睿听完斥候报告后,下令道:“召集众将,守将府议事!”
众将来到守将府后,刘睿将自己的想法与众将一说,众军将皆是表示赞同,表示定要让那所谓的吴军上将有来无回。
与麾下将领的一拍即合,更是让刘睿心中舒畅。随即下令:“调军一万,出城列阵!刘肃、何云、荀德、何德率军驻守城墙!”
“诺!”
……
在通往镇江城的大道上,一面面“吴”字大旗迎风飘扬。
领头两面大旗,一面绣着“吴”字,另一面绣着“程”字。旗下一人,绰着一柄丈八虎头枪,正是吴国上将程通。
程通身后,六员将领各执兵器,跟随在程通身后。正是程通麾下的六员悍将。
这六将,其中三人为兄弟三人:龚龙、龚虎、龚豹。另外三将,乃是张恩、杜明、杨感。
吴军一路西进,很快便进入镇江地界。
“将军,您说,这镇江城,好打吗?”杜明骑着战马,问程通道。
“你说呢?”
“要我说啊,这镇江城的守军必然是知晓了我军在攻拔建业郡时的战力,早就没了斗志。估计啊,他们现在正准备投降呢!”
“哈哈哈哈!”其余几员将领听后,也都笑了起来。
程通微微笑了笑,道:“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做好迎敌准备,万一敌军负隅顽抗呢?”
“末将遵命!”
……
很快地,程通率领的吴军便来到了镇江城下。
出乎吴军意料的,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并未投降,而是……要负隅顽抗!?
看样子,还是要斗将的架势啊。
程通纵马上前,高声道:“吾乃吴国上将程通,建业已经被我军攻陷,若不想生灵涂炭,就赶快投降!”
“呵!程将军好大的口气!”刘睿打马出阵,对程通说道:“程将军,我等今日便在此对将,若是将军胜了,我等献城投降。若是不胜,还请将军撤军!”
“哈哈,我大吴军队的将军们斗将从未输
过!还请将军出手吧!”
“好!”刘睿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