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齐军近万人,只有两千余残军败退回济北城中。
被亲兵救回济北城的司马安刚刚在医师的帮助下将射在他身上的那杆箭杆拔出,便是有一名齐军斥候跑进守将府,拱手对司马安报告道:“将军,唐军…将公子的尸体送回来了。”
“什么?”听到消息的司马安手扶着案几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朝府外走去,身边众将急忙扶住司马安。
“将军保重啊!”
“将军节哀啊!”
“将军节哀!”
府外,盛放司马昂尸体的马车就静静地停在守将府门口。
门口的数名齐军士兵见司马安前来,皆退到一边。
“昂儿!昂儿!”
司马安踉跄着走到马车前,看着尸体早已凉透的司马昂,泪如雨下。
就在此时,司马安发现在司马昂身边放着一封拿印戳封印的书信。
司马安右手颤抖着将书信拆开,读道:
唐征北将军皇甫焘书于齐济北相司马安:
天行有常,国运安康。
今我大唐,顺天行道。
国祚绵长,军旅铿锵。
君臣一心,拓土开疆。
平荆北于旦夕,定兖、豫于夕朝。
战逆齐于济北,讨贼军至安康。
我军兵强而马壮,
大将虎奋而龙骧。
敌军望风而窜逃,
逆齐闻之何惶惶。
不若早降于大唐,
免遭杀身且流亡!
“噗!”
司马安看过皇甫焘写的信后,顿时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出,直接昏了过去。
众将急忙将司马安抬回屋中,并叫来医官诊治。
在医官的抢救下,司马安成功捡回一条命,醒了
过来。
但是此时的司马安已经是油尽灯枯,在清醒之后,司马安随即命人急报济南府,请求支援。
此时的济北城中,守军不过三千余人。根本无法与城外的四万唐国大军抗衡。
而一旦济北郡被唐国攻下,唐军北可进攻齐国国都济南,东可进军齐国重郡泰山郡。
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齐国君臣不愿看到的,更是司马安不愿看到的。
而在司马安率军突袭唐军大营之后的第三天,唐军包围了济北城,并开始攻城。
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唐军步兵部队在骑兵和弓箭手的支援下,对济北城发起了冲锋。
咚咚咚咚咚咚咚——
嗖嗖嗖噢嗖嗖嗖——
“杀!”
“杀啊!”
“冲啊!”
唐军士兵悍不畏死地朝济北城发起了冲锋。
虽说齐军的防御甚是顽强,但是在唐军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浪潮之下,齐军还是抵挡不住。
先是西门,随后是南门,先后被唐军突破。
数千唐军蜂拥杀入济北城。
卧病在床的司马安在得到唐军杀入济北城的消息后,急火攻心,登时死在了床上。
主帅身死,麾下官兵也没有了多少斗志,除了少数人依旧负隅顽抗,被唐军全歼外,其余大部皆是投降。
唐军随即占领整个济北郡。
此时,在齐国都城济南
齐王司马豫一脸吃惊的从王位上站了起来:“什么?唐军歼灭了我军在济北郡的主力,包围了济北城?”司马豫一脸吃惊的问着跪在面前的济北郡齐军斥候,眼神之中尽是不敢相信。
不由得司马豫不相信,济北郡守将司马安拥兵将近四万,其本人也是齐国的军中宿将,当年**作乱时,他还随军出战过。这次怎么可能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而且…自己儿子还战死了?
“大王,卑职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大王派兵支援济北城,不然,济北估计就要被唐军攻下了!”
听完斥候的话,司马豫也明白形势紧迫,随即问道:“何人愿率军解济北之围?”
“大王,末将愿往!”镇东将军乐云主动请战道。
在被杨彪换掉之后,乐云便一直在济南府赋闲。这次终于有了打仗的机会,乐云自然是主动请战。
“大王,末将愿望!”镇西将军杨威也出班奏道。
自从得知族弟杨烈战死在济北会战中之后,杨威便一直想找机会率军和唐军一决高下,给杨烈报仇。
“大王,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