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你这又不是搞发明
“赚钱娶媳妇!!”
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年轻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尽情的呐喊着。不过来开会的也不光只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他们都已经有家室了,娶媳妇对他们的诱惑不大。
张小天在广播站里手里拿着一沓大团结来回踱步,虽说这大冬天的很冷,但是他已经完全投入到了演讲之中,“我不仅仅让你们娶媳妇,我还会给你们盖新房,给咱们村修马路,什么医疗保险,退休金养养都不能少。”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新华村的人都听说过,在加上华夏国70年就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有的家庭为超生了,有给把孩子给亲戚养,有的不惜带着孩子跑到深山老林中躲起来,为的就是逃避这巨额的罚款,那时候罚款少则几大百,多则上万。
这张庭峰年轻那会带着父老乡亲们上山植树,这新华村的绿化植被倒是变得好了很多。而且,政府还修了路,但是新华村很穷,隔壁村都有了两三辆拖拉机了,他们新华村穷的拖拉机都买不起,就别说买摩托车了。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们听张小天说要盖新房。而且,还给他们交医保,最关键的是还有退休金,如果赚钱娶媳妇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是1,那么张小天后面说这些对他们的诱惑力那就是1的n次方。
“噫吁嚱!前有周郎,后有张郎,幸甚至哉啊!”新华村八十五岁高龄的教书先生张清老先生,伛偻着身躯,伸出大拇指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这周郎啊,是清朝年间新华村的大地主,当年日不落帝国攻打广州时,三元里的村里发起了反击,为了援助三元里抗英,周郎捐献了差不多一千两的白银,还收留了很多难民,那会新华村可以说是附近最富裕的村子,周郎走了,他儿子几年就败光了家底,开始各种压榨村民,一下子从最富的村变成了最穷的村。
张清把张小天和周郎相提并论,算是对张小天最高的评价了。
“大家都醒醒,这狗日的肯定在哪儿学了妖术,千万不要被他迷惑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指着张小天说道,“他的那些钱,怎么可能会白给我们,抛开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吧同志们。”
这年轻人叫张宇,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没读过书,说他祖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牛鬼蛇神,前些年一家子被批斗得家徒四壁,如今改革开放之后,家里条件才好了很多。
张宇的这番话,像一根根针扎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很快从幻想中走了出来。
随后,有几个年轻人也纷纷说道:“宇哥说得对,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张小天说道:“你们不相信我,还不相信老书记和老村长?”
这时候,张中玉才把含在嘴里的烟杆给拿在手里,把张小天要租地,办酒厂的那些事儿全都说了出来。
等张中玉说完之后,张小天也不含糊,直接拿着一万零五百走到张宇面前,“这是给你家的钱,承包土地和预付了一个月的工资,你拿好了。”
张宇抱着那十多沓大团结,他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让张宇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了。
在场所以的人,没有不对张小天感激涕零,毕竟张小天给他们的那是真真切切的真金白银,比起那些端铁饭碗和吃皇粮的都还挣得多,有的村民为以前鲁莽的行为道歉,特别是张宇和张中玉,他们以为张小天会怀恨在心,不会给他们钱,可让他们没想到张小天居然不记仇,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张小天把钱发完之后,又和新华村村民签订了承包合同,接下来就是在沙坪坝修建酒厂了,以及订购存酒的木桶了。
第二天中午,张小天去了县医院,给张庆办理出院手续。
苏婉从街上卖了一只老母鸡,给张庆炖了点鸡汤。
张庆的斗志再一次燃烧燃烧起来,他这几天胃口也特好,不到十分钟,一只老母鸡和满满的一盒白米饭被他吃了个干干净净的。
“老大,我这就和你妈回去,我尽快让村里的人把酒厂给修好,咱们争取下个月就投入生产。”张庆把嘴里的米饭咽下去,又喝了一大碗的鸡汤。
“爸,这事儿就交给你们了,我现在去玻璃厂让他们赶紧给我生产出第一批酒瓶之后,我还得去一趟鹏市,把专利给申报了。”
“申报专利,你这又不是在搞发明,还申报啥专利干啥啊?”张庆问道,虽说这几天和自己儿子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绝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