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就开始欢腾起来。
戏台上人影闪烁,打了大灯,各种音响设备齐全,播放着韵味十足的戏曲,我听不懂这玩意儿,却能感受到一股旧时代浓浓的气息。
台上不断有人影穿梭,都是扮好了的戏子们,戏台下也有不少的观众,一眼看去,这些观众比白日里镇上的居民多出了几倍。
今晚的戏不管唱什么,反正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各路人马似乎都到齐了,我看见唐警官的人分布在戏台下的四周,但是他们中间也穿插了不少来路不明的人,今晚怕是不可避免的要起冲突。
唐警官是来捉拿玉珠的,今天晚上人多热闹,时机不错。
随着一阵紧密锣鼓的鼓点声,戏台拉开帷幕,台上耍花枪的,翻跟斗的,咿咿呀呀唱的,应有尽有,可我没心思看也没心思听。
我在找寻我三叔和玉珠的身影,从我来这里到现在,根本就没发现他们。
台上唱戏的人来了一拨又下去一拨,如此反复,不知道换了多少场景和戏子,我越来越烦躁,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时候,玉珠怎么会不出现?
还有,不是说叶梨花要来现场指导吗?台上就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指导老师。
我看了一会儿,长乐也没上台,我坐不住了,准备下去找他。
就在我起身的时候,停电了!
四周一片漆黑,大灯熄灭,音响停止。
现场顿时就一片混乱,有许多观众离开,一些还留在原地,我发现离开的都是本地居民,留下来的是唐警官的人以及一些来路不明的人。
过了一分钟,一阵凄凉的二胡声响起,现场的气温骤降,气氛变得非常诡异。
台上出现了几个戏子,他们咿咿呀呀的唱着高腔,把夜色唱得更加浓郁,加上那二胡声的配合,听起来就跟哭丧似的难听。
他们的声音变成了鬼哭狼嚎似的唱腔,不但不好听,毫无美感,还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这让我不禁对台上的戏子多看了几眼。
我首先就看见了长乐,他在一群戏子里格外显眼。他身后是一群为他伴舞的,他是主角,一人分饰两个角色,一会儿唱男声,一会儿唱女声。
而他身后那一群戏子,全都不是人。
而是一群鬼魂。
我想着可能就是他们游家班的戏子,他们正在帮助红娘完成她的梦想。
台下有人起哄,说一个人在唱什么呢?像哭丧似的。
甚至有人哄长乐下台,说这么大一个舞台就让他一个人在上面唱独角戏,难听。
但更多的人没有说话,安安静静的坐着,不时还鼓掌,虽然没有一点掌声。
台下许多观众看不见台上的戏子游魂,也看不见台下的鬼观众,大声嚷嚷说到底唱的什么鬼把戏?
是的,这就是鬼把戏。
这是鬼戏子专门唱给鬼戏迷的戏,俗称鬼戏。
在我们这一带,很多年前就有唱鬼戏的戏班,人称鬼把戏,也叫阴阳戏班,这种戏班的特点就是对阳人唱真戏,对鬼戏迷唱阴戏。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就有一个戏台,每个月
都会有几场戏,村里村外的人都会去捧场,戏班子的人逢每个月初七的时候,就会唱一台阴戏。
唱阴戏的时候,村里人都知道,谁也不会去看,都早早的关了门,那台戏是没有观众的,只有戏班子自己人在台上唱几场。
我们村有个胆儿肥的曾经去小树林里偷偷看过,听说他看之前特别抹了牛眼泪在眼睛上,那样就能看见鬼魂。
后来那个人就疯疯癫癫的,因为他看见戏台下密密麻麻都是观众,各个年代的人都有,他们都认真听戏,站起身鼓掌,吓得那家伙屁滚尿流的回去,之后就傻了。
眼前这个样子,就是在唱阴戏。
今晚怎么会突然唱阴戏?
我觉得不对劲,趁着长乐这一场还没有唱完,我冲下去,迅速找到了唐警官,拉着他就往外跑。
他没认出我来,居然悄悄用枪顶着我的后背,我发出了声音,叫他东邪,他顿时就知道了我的身份。
唐警官和我一起跑出了戏场,问我为什么要带他逃离?
“我问你,你看见那台上是几个人?”
“一个还算是人的人,领着一群鬼魂在唱。”唐警官的眼睛也算毒辣,他好歹是认得阴戏,他说,“这是一台阴戏,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