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失意的人生,只有诗意的人生
——
致自己:嘿,大步流星往前追
1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女孩子?
她们拥有的很少,能依靠的人很少,可是她们依然勇敢,依然快乐。她们不畏岁月,无惧成长,有梦就放胆去追,有难关就毫不退缩地迎难而上,从来不妥协,不后退,也不悲观。她们总是大步流星地向前,只留给世界一个乐观骄傲的背影。
年轻的你,是否有这种敢闯敢拼的劲头,能够放肆去追梦,嬉皮笑脸地迎接一切艰难险阻?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再次尝试的勇气。一个人可以进步缓慢,可以选错方向,可失败了、走错了,总好过站在原地畏缩不前。
既然心里有着对远方的期待,存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那么就要带着一股不怕输的劲头,朝着远方大步流星地向前追,去把未知的一切变成已知,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林笙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兴奋地说她要去法国谈一个项目的时候,我觉得她一定是疯了。
入职三年,虽然在工作上已经如鱼得水了,可是一个从来没去过法国、法语只有入门级别的人,竟然敢在所有同事都退避三舍的情况下,自动请缨前往法国谈判!
别人都说在这个社会上混久了,会让人磨平锐志和棱角,可是在职场打拼三年,林笙还是当年那个敢拼敢闯的倔丫头,身上总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她忙着收拾行李,我在电脑上帮她查去法国的各种注意事项。我有些担心地告诉她:“网上有人评论说巴黎人很排外,很看不起不会讲法语的人,你连法语都说不清楚,该不会让客户看不起吧?”
她却
不以为意,啪的一声合上行李箱,一脸轻松地说:“没事!我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恶补,一定不会丢面儿的!”
其实,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之旅,可相比紧张忐忑,她更多的是兴奋。
几天后,她独自一人踏上了巴黎之旅。其实离跟客户定好的会谈时间还有半个多月,但是她特意请了两周的假期,一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去过法国,想趁此机会好好玩一圈,二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补习法语。
2
从接下这个项目的那天开始,她就真的一直在恶补法语,飞机上、地铁里、酒店中……就像是高考前突击复习的学生一样,眼睛基本没有离开过那本随身携带的法语教材。
为了能在见客户前练就一口流利的法语,在巴黎安顿下来之后,她就跑到外面去找当地人聊天。她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没有一点不适应,反而哪里人多往哪里去。
她住的酒店附近有一个环境很好的公园,下午和傍晚总有很多当地人在那里散步、遛狗。她不管不顾,在公园里随意晃荡,遇上独自散步的人就跑上前去跟人家用法语聊天。当然,一些人觉得她行为诡异,总是戒备地逃走,拒绝跟她接触,可是更多的人很愿意停下来,耐心地听她用磕巴的法语说话,然后笑着更正她的发音。
有一次,她跟一个50多岁的法国妇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词汇量不够时就用英语、汉语加上手舞足蹈来充数,两个人相互听得半懂不懂,却笑声不断。
那位妇人很喜欢她,得知她独自一人来法国并且住在酒店里之后,就邀请她住到自己的家里去。
于是,林笙就这样找到了一
个借宿家庭,体验了一把正宗巴黎人家的生活,还跟那位妇人的女儿—与她年龄相仿的一个开朗的金发女孩成了好朋友。
半个月后,她的法语已经说得很好了,但是她心里也清楚,在跟客户会面的时候,这点法语水平还远远不够,所以她还是带了一位翻译到场。这是她一早就有的打算,自己拼命练习法语,并不是天真到认为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可以达到突飞猛进的成果,只是希望自己即使带着翻译,也还是能用一口流利的法语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
果然,在与客户首次会面的时候,她一张口礼貌地问候,对方的脸上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那场谈判进行得很顺利,虽然双方中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争不下,但最后,林笙还是替公司拿下了这个项目,没有让这次法国之旅白跑一趟。
她心里也知道,其实这个项目并不难做,因为他们在客户这里的口碑一直很好,需要协商的无非是价格等一些细节问题。而同事们之所以不愿意接这个项目,是因为资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