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带着全家老小驶进了洛阳城。
武士彟短时间内是不打算回长安了,他心里头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一路上武士彟一直在与杨氏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
杨氏提出了许多很有建设性的见解,让武士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武士彟之前很羡慕那些胡商,但经杨氏一解释,他才明白那些胡商的“可怜之处”。
钱赚得再多,那也要有命花,有地方花才行。
“有命花”很好理解,就是优先保证可以活着。
但“有地方花”却是武士彟之前没有想到的。
那些胡商的行为,从商人的角度看好像没有问题,但事实上,问题大得吓人。
那些胡商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西域诸国的经济命脉都给断送了。
大宁的货币取代了西域诸国的货币,大宁的商品全面占领了西域诸国的市场。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宁能够掌握住西域诸国的经济命脉,那些胡商“功不可没”。
那些胡商很有钱,西域诸国的贵族们也一个个富得流油,可是当地的百姓却困苦不堪。
如果让那些胡商拿着钱回到他们自己的家乡生活,他们有钱可能都没有地方花。
前车之鉴,如果大宁的商人一门心思挖大宁的墙角,大宁垮了,他们就算有万贯家财又能如何?
有大宁的存在,胡商也好,西域的贵族也罢,他们好歹可以从大宁购买大量的奢侈品。
若大宁的经济垮了,钱和地上的石子没什么两样。
身为商人,身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商人,如果不能领悟到这一点,那么这辈子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武士彟现在既然已经入了皇上的眼,那么思想觉悟一定要跟得上才行。
杨氏希望自己的夫君可以认清局势,不要自误。
武士彟听了是直冒冷汗,再想想那些胡商,的确是“可怜”。
家缠万贯又能如何?
他们只能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留在长安,寄人篱下,低人一等。
因为他们的家,他的国已经被他们给挖得千疮百孔,他们回不去了。
如果大宁的商人不能引以为戒,将来也会有这样一天……
胡商与孙奎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之所以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胡商有求必应,从不讨价还价。
三十万贯钱,三天之内奉上。
如果孙奎能够帮助胡商引荐给大宁朝中重臣,胡商愿意再奉上十万贯作为谢礼。
不是胡商对孙奎有多么的重视,而是胡商在广撒网。
在胡商的手中有一个价目表,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重臣,若谁能帮他搭上线,谢礼十万贯。
如果是内阁宰相,谢礼三十万贯。
要是能让他们直接见到皇上,谢礼百万贯。
听上去好像很吓人,但对于胡商来说,这些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是他们大把撒钱,他们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早在隋文帝时期之前,他们便开始用心经营人脉,杨广当皇帝的时候,胡商足足拿出了数百万贯用来买命。随后的李渊父子入主长安,胡商再次通过种种关系,上下打点,这才没有被“洗劫一空”。
对于他们来说,钱就是工具。
赚再多的钱没有地方花也没有用,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可以成为大宁的一份子。
到时候他们的子孙后代便可以像大宁人一样正常的娶妻生子。
没有大宁人的身份,他们想娶中原人为妻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分得土地。
眼见大宁的皇帝是少有开明的皇帝,胡商们心情非常急切,过了这个村可就不一定还有这家店了。
胡商与孙奎等人之间的交易,并没有能够瞒得住颜六的耳目。
上次在抓捕高句丽奸细的时候,因为张家家主张驰非常配合,所以颜六便将张驰的小儿子招到了自己身边做事。
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但对长安城内的商贾可是相当了解的,再有张家的配合,所以颜六早早就盯上了孙奎这一伙儿“奸商”。
要不要现在就拿下孙奎,颜六无法做主,事关重大,他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魏征。
看到颜六呈上来的报告,魏征沉思了好一会儿。
“先放一放,孙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魏征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他最近正通过像孙奎这样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