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海军陆战队首长知道自己打得算盘,其他人却不知道这么多小九九,待听说sj—857系列一期试验弹不是一款弹,而是4个不同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统称时,这些个部队首长都惊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一款国内没有配套的型号外,其他三款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都有对应的型号。<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坦克炮所配备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并不多,满打满算还不到50发。
刨去测试打靶了, 研究所拆解的,其他机构研究的,部队可以说一发都不剩。<坦克炮的改进型坦克陷入了有炮无弹的尴尬境地。
当然这其中也有国内军用产品生产厂家长期沿袭苏联生产体制的因素。<坦克炮虽好,国内无论是部队、科研单位还是生产厂家都认为其代表着当今世界坦克炮发展的主流方向。
并为此有着很大意愿仿制该炮,&n坦克炮完全不同。
不说别的,就拿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夹具和模具为例。<坦克炮的话,现有坦克炮生产单位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现有的夹具和模具全部需要更换,光这一笔开销就不是个小数。
更何况需要更换的还不止是夹具和模具这么简单,一些高水平的冶炼设备、锻造设备、机加工设备、人员的培训、工艺规范的制定……
林林总总下来,就算大干快上也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部队联手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撸起胳膊就干了,三年虽然慢了些,但值得等。
问题是现如今的生产厂家没这个意愿,更没这个动力去搞这些事情。
没办法,实在是军用产品统购统销,不赚钱。
以至于厂家投入那么大,费那么大劲,到头来就收获一堆锦旗,几个奖章,若干先进,实惠的一个都捞着,就算有些意志坚定之辈坚持,其他厂职工也未必肯干。
毕竟不是所有人的觉悟都那么高, 绝大部分普通人都要为生计忙碌,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你怎么让广大的职工跟着你干活?
这是个最简单,也是最质朴的道理。
不然国家也不可能调整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治国国富民强,才能兵强马壮。<坦克炮的仿制计划推进的很慢,而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生产l7型105mm坦克炮,就意味着对同口径炮弹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仅仅满足十几门用于改装坦克的l7型105mm坦克炮生产小批量炮弹另开一条转念用生产又十分的不划算。<坦克炮配套进口的同口径炮弹是打一发少一发。
本来这事儿许多部队首长都不抱希望了,却没想到在海军陆战队的火力展示当中居然发现了个好地方。 这对在场的部队首长们来说无异于是个足以令他们失眠的好消息。<坦克炮的弹药问题,避免了改进型坦克有炮无弹的尴尬境地。<机关炮的展示,这些部队首长们有理由相信,跟海军合作的那家株江船舶制造厂应该是有能力生产和制造105mm坦克炮的。
这对各位部队首长来说简直堪比吃货对美食的渴求,根本就抵挡不住!<坦克炮后, 整体的战斗力提升了将近60%,尤其是在使用先进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后,其穿甲作战能力可以在1500外击穿苏联的t—72坦克。
而这款改进型坦克的基础是目前在国内小批量装备的69式主战坦克。
69式主战坦克又是从59式坦克改进升级而来。<坦克炮可以对69式主战坦克升级,自然也适用于59式坦克。
而国内陆军部队装备的59式坦克的数量足有数千辆之多,只需换上一门炮就具备与苏联t—72坦克对线的实力,无论从成本上算还是从时间上来讲,部队都是飞赚。<系列改进型坦克都不动心,那这帮首长就不配坐这个位置。
看着眼前这帮窃窃私语的部队首长,海军陆战队首长的嘴角终于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如果不是场合不对,这位两班斑白的部队首长都能大笑出声。
先前这位部队首长问他价格的问题,海军陆战队首长故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七拐八绕的抖露出4种口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事儿。 废了半天的劲,终于是让这帮鱼儿上了勾,就是不知道借此能跟温大伟那混小子讲多少价钱。
什么讲不讲的,海军陆战队都得要最低的内部价!<坦克炮的生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