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戴梦凡那么有闲心地和安源在酒吧谈人生谈理想,月幼珊和钟飞阳就正经了许多。他们在争分夺秒地复习,毕竟再过不久就到了高考的时间。
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似乎人人都在说考上了重点大学什么北京哈佛剑桥清华就会飞黄腾达,一生顺利;考上一个比较背的大学就各种嫌弃。高考是残酷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往往是一分之差,就是考场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像蝴蝶效应一样,扇动一片翅膀影响巨大。高考的意义重大,大家都在告诉你,这可以定义你的一生是失败还是成功。高考考好了,你就能高人一等,以后在同学聚会上也倍有面子。
因此高考前夕,就像一场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阶段,夜夜灯火通明,熬夜成了常事,可能就为了碰运气似的虚无缥缈的分数。
学霸们一边对着灯火发誓要考上哪一所重点大学,一边抱着一本比字典还厚的书寒窗苦读。除了一些自暴自弃,连高考都懒得参加的人;学渣们也表现的很热络,看着手机上各种学渣逆袭的故事为自己加油打气,幻想着高考后的美好假期,绞尽脑汁地不是在想一道难题就是在思考着时间利用最大化。不管以前多么懒散多么不在意,都是等待着这一刻的最后发力。
他们可能也知道自己这点时间的努力哪比得上人家学霸日积月累的刻苦学习,不过高考嘛,就是在拼运气。
说不定我蒙了一题它就对了呢?
说不定出的题我刚好都会呢?
说不定我现在看的哪题就和高考上的一题思路一样呢?
是的,正是心里或许还有一丝侥幸的不放弃,因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妈妈端上一瓶牛奶,他们会一口气喝光,然后继续坐在椅子上对着昏黄的灯光看题目。
对于数以万计的考生来说,高考是值得期待的,是严峻的,是难忘的。是一种精神也好,心灵也好的解脱。告别了自己的高中时代,最终告别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
进了那一所大学,就代表着你会遇见
什么样的人,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以后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包括你的价值观,人生观。
我们都一样,却又都不一样。
月幼珊穿越到这个世界来,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她无法更加深刻的理解高考对一个家庭的改变,她没有一个贫困潦倒的家,一个望女成凤的父亲母亲和一群好事嘴巴大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没有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成绩优异的表兄弟妹,一切都靠她自己体会。
钟飞阳说着这些的时候,她总会不免认为钟飞阳夸大了,但在学校里面对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她总感觉空气里飘着一些不同。每个人变得更加友善了,谦和而有礼,往常发生点什么小冲突,就恶语相向,君子动手不动口。常常要闹好几天,还是见到面就互掐,冷嘲热讽。现在大家仿佛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就如过眼云烟,毫不在意,便忙着做自己的事了。随便几场小考试,大家也都比以往重视,若是有什么黑马出现,大家就态度有些改变。那种眼神月幼珊很不喜欢,似乎在看一件商品。
按理来说,来自古代的月幼珊完全不用在意这些,甚至连高考都无所谓了。她以前生活的时代女生连学习都不用,何来考试?
这一切都是在遇见钟飞阳以前,但她似乎命中注定,她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钟飞阳,因此他们之间可能在那刻就有了藕断丝连说不清的羁绊。当她爱上他的时候,她就该想到有这么一天存在。
以后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时间肯定还有很多。她或许可以毫不在意任性自我,但既然决定了还要生活,就必须在这个世界里的规则里好好生活,不能打破规则。
她或许在这众多的考生之中是最幸运的一个。她可以从容应考,不必承受比天还大的压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了,考砸了,也只能说命中注定。她还有退路。
至于大学,她去不去还不一定。在月幼珊看来,大学只是不一样的学习历程,终究逃不出形式化。哪个大学都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话说人生又难道不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么?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接收着这个世界,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年龄在不断增长,见识与学识也在缓慢增加。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世界就是人类的老师,没有人规定老师必须是人。
面对月幼珊的侃侃而谈,钟飞阳并没有插话。月幼珊不知道说了多久,但说到最后她已经口渴的不像话了。意识到自己没羞没臊地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