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还真不是旁人凭一张嘴就随便能学来的。
“我不服!”一个书生突然满脸愤慨地站出来道,“就算裴仪这份策论做得不错,但我们考试分为经学和策论两科,裴仪今日若是没有经过经学测试,如何能真正证明他没有舞弊?”
大周的科考分为两门科目:策论与经学。
策论全是问答题,一共五道,就当地或是全国的社会民生等各方面问题做出论述——时期不同,自然出题的重点也不同。
比如,现在朝廷很注重财政方面的问题,那有关财政的时事问题就会比重多一些。
裴仪如今被强行要求加试的就是策论科目。
经学则全是填空题,一共五十道,就是对相关的经史子集做解析或是默写——这类型的题通常就是靠平时多记多背,是最容易出高分的科目。
绝大部分书生听到这要求考经学的要求就觉得离谱。
“张六郎也是搞笑啊。人家裴三郎连策论这么难的科目都达到了一级乙等水平,那经学还不得拿个一级甲等啊?”
“嗐,那张六郎乃是三等班的人——他们班前阵子不是和裴仪打赌嘛。如今裴仪赢了,张六郎自然不想承认,这是找着机会想扯裴仪下水呢。”
书生们心里门清。
不过,大家乐得看热闹,倒也没人站出来反驳张六郎的提议。
可书院的夫子们一向都是偏爱于成绩好的学生,美其名曰:爱才。
如今,夫子们发现裴仪的确有真才实学,那态度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一个瘦瘦高高的夫子站出来,很和气地道:“裴同学,以你如今的水平,你就算不加试经学,我们也是认可你成绩的。”
这话就是直接给裴仪撑腰了嘛。
“这周老头就是见风使舵!平日里尖酸刻薄的,这时候到知道给裴仪舔屁股了!”有书生愤愤不平地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