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城听完评书后,宽怀大笑。
这小子,自从上大学后,就很少说评书了。
没成想,这么久没练,还有这底子。
就是可惜了个好苗子啊。
一想到跟他学了十多年评书的杨木森,大学选了电影学院表演系,就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不过已经快古来稀的他,早已看开。
只要孩子健康成才就是好,都是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嘛...
“阿木,你这段《杨家神枪》已经可以登台表演了,就是火候还差点。”袁阔城放下嘴边的茶杯,中肯的点评着。
“表情可以稍微在丰富点,动作在夸张些,你不是学的表演吗?”
“大爷,您说的对。”
杨木森回忆了下刚才的说书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确实稍微收着点。没有上大学前,说书学艺时的那味了...
这也怪不了他,刚进大学,表演老师就夸他底子好。表情丰富,吐字清晰,语音功底扎实,不愧是家学渊源的高材生。
哪想到不过半年,当初表扬的老师,就逮着他说:“面部表情太丰富了,演什么都有股说书的味道。演戏不是说评书!”
这是演戏遇到瓶颈期了...
从此以后,每到上课表演时,都要提点他,表情收敛点。
就这样,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他才重新变回老师的表扬对象,找到演戏和说书的细微差距。
当然,“演戏不是说书”这话,他可不会对大爷说...
但杨木森哪里知道。他的表情,早被大爷一眼看穿。才会来一句“你不是学表演吗”,就是想提点他演戏水平还没到家呢...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
快八十的袁阔城虽说心里放下了,但嘴上还是不得饶。
“说的对也没用喽,你小子是铁了心不吃评书这碗饭了,老头子我教的再好也没用。”
“哈哈,大爷。谁说没用的?”
杨木森抚慰着老人萧索的肩背,笑着说道,“您不知道,我们老师每次都说。这孩子,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家教出来的,形体,台词,表演,样样功底扎实,好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苗子了。”
咱每次被老师表扬,都说,“跟着袁阔城学评书的。”
“您不知道,您在我们班,老有名气了。同学听您名字,有时比老师还多。”
“嘿,你这小崽子。你大爷我本来就声名赫赫,哪用得着你小子来给我邀名。”
袁阔城听了杨木森的话,哪里不明白:这小子,实际上是借我的名气,给自己获取名声呢。
以后别人一提杨树森
--哦,袁阔城的关门小徒。
这名声不就起来了嘛...
谨言少语的杨绍佐听着两人的对话,担心儿子在外面招摇卖弄老师的名声。
“阿木,少弄这些虚招,想长脸面就靠自己实力。不要给你大爷丢脸。”
袁阔城听到徒弟的叮嘱,顿时不高兴了。
“这哪是虚招呢?花花轿子人人抬。名声自己不吆喝,谁帮你吆喝?”
然后对着杨树森点了点头,“你父亲就是老实了点,以后你可别学他。”
“诶,大爷,我听您的。”
杨木森转了转眼珠子,接着说道:
“对了,之前拜托您老的那事...”
“我出马,你还不放心?”袁阔城摸了摸稀疏胡茬的下巴,淡定的说着。
“哎,太好了。大爷您就是厉害,一句话就搞定了。”开心的杨木森一脸兴奋的跑回卧室。
...
“什么事啊?”杨绍佐担心这孩子弄什么出格的事来让老师难做。
“没事,就是这孩子让我帮他联系个角色。”
“这小兔崽子...居然让您帮他弄关系。”听到老师的答话,杨绍佐对儿子是火冒三丈,太不懂事了。
因为他以为杨树森是要个主角之类的...
毕竟普通小角色,影视专业对口的杨木森,自己就可以凭实力搞定。这点他还是对儿子有自信的。
一般的配角,完全没必要找老师啊。虽然自己的人脉网没老师那么深,但好歹自己和他妈也是文艺界的中层领导,朋友也够多。
所以想歪的他还以为自己儿子是找关系,要哪个大制作的主角机会。
满脑子想的都是老谋子,凯哥最近在拍什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