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匆匆赶到镇上,在杂货店老板的介绍下,陈秀珠顺利见到了卖家,得知对方是因为家里孩子要成亲,所以急需用钱,所以才把这头毛驴卖了。
三岁的毛驴,正是能为主人得力的时候,原本那家人也极为不舍得,但最后还是决定便宜卖了。
杂货店老板担保,对方是实在人,而且毛驴看着也健壮,陈秀珠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这毛驴就像是为她准备的一样。
“这毛驴要是不着急卖,怎么也能卖个八两银子。但现在着急,最低七两,毛驴加后面的拉车一起给你。”
毛驴很健壮,一看平时就养的很精心,后面的拉车也很新,应该刚做好不久。
七两银子说实话不贵。
陈秀珠这些日子手里的银子都加在一起,也就勉强能凑够六两,还差一两银子没有着落。
卖家咬定七两银子不肯松口,“我这毛驴价格不能再降了,要不是胡老板跟我认识,这个价格绝不可能卖的,你要是能买就准备钱,不然我就再找其他买家。”
陈秀珠咬咬牙,“行,七两就七两,但我现在只有六两银子,还差一两能不能先欠几天,我这几日去镇上送卤味,等收了钱我就给你送去。”
卖家犹豫起来,胡老板见状出面做担保,“陈娘子我可以帮她担保,她一直在我这里买东西,你放心这一两银子,他肯定很快能给你。”
陈秀珠万分感激,胡老板跟她非亲非故,能帮她出面担保,简直是帮了她大忙。
有了胡老板担保,卖家终于肯松口,“那行,我给你宽限五天,你把银子凑齐给我送来。”
陈秀珠当即保证没问题,在胡老板的见证下,双方写了买卖文书,各自签字画押,一式两份,两人一人保存一份。
另外陈秀珠还写了一张欠条,保证五天内将剩下的一
两银子还清。
事情交接很快,陈秀珠回陈家村的时候,就赶着她的毛驴车,一路上兴奋不已,她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以后做生意再也不用处处受人制约。
现在还欠卖家一两银子,她估摸着最近还能送几次货,加上之前有点货款没结算,如果都结算了的话,应该也能凑够半两银子。
就是这样也还差半两,她要怎么能在五天内凑齐,这一路上她都在想着这件事。而且就算把钱凑齐了,她手里也一文钱都没了。
没有钱就不能买材料,卤味就没办法做,这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她又要怎么解决。
即便是这样,她也不后悔买了毛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天无绝人之路,她就不信了,她还能被这半两银子给难住了。
她赶着驴车进村,不少人都注意到了,有人问她哪里来的驴车,她便大方的告诉他们,是她买的。
陈家村消息一下传开了,继村长家和周家之后,陈秀珠家也买上了驴车。
而且这毛驴一看就知道,比周家的可要好不少,周家买的是老毛驴了,图的就是价格便宜,但就算这样,周家媳妇也在村里显摆了许久,连走路都硬气不少。
这会见陈秀珠也买了驴车,众人羡慕之余,不免拿两家的毛驴做比较。
于氏听到这个消息不相信陈秀珠能买得起驴车,结果出门一看,刚好看到陈秀珠赶着驴车大摇大摆的从自家门口走过,她一看那毛驴又高又大,简直快跟马差不多大了,顿时嫉妒的黑了脸,“打肿脸充胖子,不就是买了辆驴车吗,有什么好显摆的。”
有人听到她的话,打趣道,“周家的,你这话听着可酸溜溜的啊,你该不是嫉妒人家秀珠家日子过好了吧。”
“谁嫉妒了,我用得着嫉妒她?她那个狐媚子,也不
知道这钱怎么来的,我看说不定是赚的不干净的钱。”于氏尖酸刻薄的朝地上啐了一口。
“我看你就是眼红,人家天天往镇上送卤味,你也不是没看到,你这就是眼红人家赚钱。”说话那人打趣几句,见于氏脸黑的厉害,便笑哈哈的走了。
于氏气的跺脚,一转头便看到自家丈夫周铁柱站在身后,目光正看着远处陈秀珠走远的方向,本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这会见到这一幕更是怒火中烧,当即大骂了起来。
“周铁柱,你看什么看!你要是对她旧情未了,你就去找她去。”
周铁柱只是听到动静出来看一眼,没成想被于氏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这会外面还有不少人在看热闹,闻言都朝他们看过来。
于氏是典型的不顾场合,在外面也丝毫不给男人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