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享受的时候,每天都要干活,做一身粉色,干一天活就脏了,到时候肯定要心疼。不如靛青实在,颜色深,稍微脏点也看不清楚。
吃过早饭,桓哥儿就跑出去玩了,陈秀珠关上门去村里拜年,她在村里跟孙氏和王氏交好,这两家自然要去的,还有宋村长一家,也给了她不少帮助,她也应该去拜个年。
宋家正在商量宋青阳的婚事,听说宋青阳跟镇上书院先生的女儿年纪相仿,两家有意结亲,问了宋青阳,他对婚事也没说不同意。
陈秀珠刚好来拜年,宋家便说起此事,“等青阳成婚,秀珠你也要来喝杯喜酒。”
“那是当然的,宋三哥帮了不少忙,我一定给他包个大红包。”陈秀珠急忙说道。
宋青阳过了年就二十四岁,在古代也算偏大龄了,但男子比女子好的地方就是,不会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宋家条
件好,宋元姐又嫁给县令的小舅子,算是跟县令家攀上亲了,加之他本人也没什么不良爱好,所以宋青阳的条件在十里八乡都算拔尖的,想娶房媳妇再容易不过。
听说宋青阳要成亲,陈秀珠也是真心为他高兴的。
在宋家坐了会,外面来人拜年,陈秀珠便起身告辞,刚出门便看到宋青阳从外面回来,两人在门口遇上。
“宋三哥过年好啊。”陈秀珠眉眼带笑,今日换了身新衣裳,虽然颜色深沉,但反倒是越发显得脸色白皙。
头发简单绑了根大辫子搭在脑后,其实算不上什么特别得打扮,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也过年好。”宋青阳问道,“你来我家拜年吗?”
陈秀珠笑着点点头,“上次的事情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听闻你要定亲,我等到时候给你包个大红包。”
宋青阳嗯了一声,看样子并未放在心上一样,陈秀珠跟他简单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宋青阳回头看着她的背影走远,不知道为什么,从她口中说出自己要定亲的事情,总觉得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
他摇摇头,肯定是想多了,有什么怪的呢。
陈秀珠回家天已经不早了,将昨天的饭菜在锅里热上,桓哥儿从外面跑回来,陈秀珠喊他洗手吃饭。
初一到初三,各家都没什么事,基本上都是东家走,西家串,男人们聚在一起喜欢喝点酒,女人们则是喜欢凑在一起说闲话。
陈家村最被大家茶余饭后提起的就是宋村长家的小儿子要定亲了。
“听说是个城里姑娘,长得可标志了。”
“要不宋家老三也看不上,他眼光多高啊,十里八乡的姑娘没一个看得上眼。”
“眼光不高也不能这么大年
纪还不成亲,我家男人这么大的时候,跟我儿子都六岁了。”
“新娘子还知书达理,识文断字呢,村长媳妇提起来都合不拢嘴,说是趁着正月里去拜访下,这事就定下了。”
“这次听说秀才也是十拿九稳,等过了正好秋天的乡试可以去试试水了,说不准就能中个举人呢,这宋家要是出来个举人公,那可不一样了。”
几个人正说着闲话,冷不丁一个冷嘲声响起,几人转过头便看到于氏阴阳怪气的坐在那里。
“宋老三成亲了,有人要上心了。”
大家听她话里有话,肯定是知道些什么,急忙追问怎么回事。
于氏将手里的瓜子扔回盘子里,凑近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咱们村里有人惦记着嫁给村长儿子呢,还惦记着将来做官夫人,这下美梦泡汤,可不要难受了。”
众人急忙追问是谁,于氏嘴角勾着冷笑,“咱们村里有谁一大把年纪还不肯嫁人的,就是谁呗。”
陈家村大龄未嫁的女子,只有一个,就是陈秀珠。
一听于氏的话,有人不信,“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这事。”
“自然是真的,要不她怎么不肯嫁人,说是为了那个外甥,这话谁相信,都是糊弄大家的。”于氏立刻说道。
“照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他们两人以前还经常前后脚从小树林里出来,我不信是巧合,肯定是约在里面见面的。”
“你这么说我也想起来,腊月二十七那天傍晚,我还看到他们两个人一起从外面回来,不知道去哪里了。”
“就昨个,我还看到他们在村里说话呢。”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跟真的一样,基本已经认定了是陈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