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陈秀珠留着桓哥儿在家看门,自己则是带着大妞去镇上送货,这一次她让大妞赶车,以后每天都要送货,她要是忙不开,还得大妞去,所以要提前认认门。
一来一回,村里人都看到了大妞,问陈秀珠是谁,她只说是帮着干活的人,并没说太多。但那天陈秀珠在镇上买下大妞的时候,有邻村的人看到了,消息很快传到陈家村,所有人都知道大妞是陈秀珠买来的丫鬟。
这个消息一传开,陈家村都炸开了锅。
什么样的人家能买丫鬟,那可是城里的小姐夫人们家才有的,一个农家女竟然能买得起丫鬟,简直不可思议。
一时间众说纷纭,都在暗中猜测,这陈秀珠到底赚了多少钱。
又是买驴,又是买地,又是买丫鬟的。
这才不到一年,简直赶得上别人家好几年了,简直让人羡慕红了眼。
别人还好说,不过是茶余饭后谈论谈论,随着春种正式开始,就没空去关心这件事了。
但是有个人不一样,于氏听到这个消息便恨得牙痒痒的
。尤其是眼看着陈秀珠日子越过越好,婆婆最近看她的眼神都不对了,时不时跟小姑子背地里嘀嘀咕咕,上次她还听到他们说什么,早知道陈秀珠这么能干,当初就不该退亲的话。
于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有什么比不过陈秀珠的,周铁柱整天惦记着陈秀珠不算,现在连婆婆都开始后悔退婚的事情。
陈秀珠凭什么这么得意,她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会做点吃的吗,跟谁不会一样。
“我也要去村口卖饭。”于氏将自己的想法在周家众人吃饭的时候说了出来,周家众人都是一愣。
周铁柱第一个开口,“你做什么吃的?”
于氏立刻拔高音量,“陈秀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她能做的我也能做。”
“家里都开始种地了,你还得在家做饭,你不做做饭我们吃什么!”周铁柱立刻反对,“而且你的手艺出去卖饭,有人买吗?”
于氏以前在娘家就懒,很少下厨,嫁人之后也没什么改变,她的手艺确实不怎么样。
但当着全家的面,周铁柱这么说话,于氏脸上火辣辣的,当即反驳道,“我不会还不会学嘛,而且我要是在外面卖饭,不仅咱家人吃饭方便,还能顺便赚些钱贴补家用。”
她说着故意斜眼看了眼周铁柱,去跟婆婆周刘氏说道,“那陈秀珠靠着卖饭,现在连丫鬟都买上了,咱家要是干得好,到时候也能买个丫鬟回来伺候娘,以后娘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周刘氏想了下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我看这主意行,陈秀珠能干,咱家也能,这钱也不能让她一个人赚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于氏激动不已,得了婆婆答应,立刻支了一笔钱,当即动手准备起来。
先是跟周铁柱去镇上,各种食材都采买了一批,然后又买了不少
木桶,木盆,还有碗筷等等一堆东西,装了整整一大车,拉着回到了陈家村。
周家也要卖饭的消息很快在陈家村传开了,王氏特意来把这件事告诉陈秀珠,“他们周家是明摆着抢你生意,你可得小心点。”
陈秀珠还挺意外的,不过她并不害怕,“放心吧,让他们抢去,抢得过算。”
现在这个季节菜价这么贵,她从白家那边拿货,算下来成本都没什么太大的赚头,周家要是从外面买食材,到时候成本更贵。
村里可不比城里,大伙吃饭讲究的就是个便宜实惠量大,东西贵可卖不出去。
周家要是不知道这些,盲目去干,得赔死。
而且她今年做的是凉皮生意,这可是她头一份,周家学都学不会,想抢生意可没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天越来越热,春种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去镇上送货的事情交给大妞,陈秀珠上午在家准备下中午到村口摆摊用的凉皮,等大妞送货回来,再用驴车将中午摆摊的东西都拉到村口去。
两个人搭配起来,活就轻快很多,不像之前那么累了。
陈秀珠还能抽空考考桓哥儿读书,上次教他背九九乘法表,小家伙学得很快,陈秀珠又往深教了一些,最近家里的算帐都交给他了,让他练习心算。
大妞将驴车赶回来,并且带了消息回来,“酒楼的赵老板说这凉皮卖的好,让咱们以后每天多加二十份送去。”
陈秀珠心下高兴,一天七十份的量,这样一个月下来,光是给镇上酒楼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