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一定会努力学习。
薇薇走后,陈秀珠觉得周围一下有些不习惯,家里都安静了很多,桓哥儿和渝哥儿现在都在努力念书,很少像之前一样没事就跑出去玩了。
陆三爷把陆小六送到了她这里,原因是他要出一趟远门,这个远门有多远,陈秀珠看他托付的样子,应该没个一年半载回不来。
陆小六有个生人勿近,熟人看情况勿近的毛病,除了陈秀珠还真不知道托付给谁比较好,送到她这里来是最好的选择。
小六这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除了不让人靠近,不喜欢说话,也没别的爱好了。
陈秀珠本意是把他也送到学馆去,让他跟同龄人一起玩,有助于他早日打开心扉,但见这孩子本能的抵触情绪,还是决定暂时不送学馆,留在自己身边待一阵子再说。
小六基本上一天到晚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她去哪里就跟到哪里,
活像个陈秀珠的小尾巴,加上他有些胖,圆滚滚的跟个小皮球一样,十分的有趣。
陈秀珠没事就捏捏他肉肉的小脸蛋,越看越觉得好玩。
除了把小六托付给她,还有陆三爷手底下那些小混混们,现在也不能叫小混混了,大家都从良了,现在都是乐观开朗的进步青年。
这些人加在一起有四五十号人,现在都成了陈秀珠的小弟,她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成为古代版的浩南哥,底下一群小弟。
事业上顺风顺水,木耳今年产量跟去年比,翻了七八倍,她种植有了经验,加上资金多,地也买的多,专门雇了附近有种植经验的老农,平时也跟得紧,所以收成十分好。
大量的木耳收获,除了阳平县的各个镇,陈秀珠也联系到了宁州的商人,有人看好这东西的商机,从她这里试定了一批。
转过月,又来把剩下的全都包了。
一年能收获两次,这两次卖的钱,就已经不是个小数目。
赚钱这事,要么就一直赚不到钱,真的找到门路之后,商机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不想要都不行。
陈秀珠想到生意迟早会做到京城去,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也没想到不是金玉楼那边的首饰,而是火锅。
火锅店开张不到半年,生意出奇的好,同样被人看到了商机,所以来谈合作。
这个合作不是找李老板谈,而是直接找到了陈秀珠,他们见到陈秀珠就表明了来意,直接要求买下她做底料的配方。
他们早就看出来了,火锅的精髓除了食材的新鲜度,最关键就在底料上,那醇厚香辣的汤底才是关键所在。
有专业的调味师傅研究过,却做不出这个味道。
“我们要在京城开一家火锅店,所以要买下陈娘子你的秘方,你开个价吧。”来商谈的人
看起来就实力雄厚,一副不差钱的样子。
陈秀珠也想过这个问题,如今运输慢,火锅底料每天用量又大,如果真的开到京城去,那边必定要开一家底料生产作坊。
这样一来就免不了请人,请人就意味着做法会泄露出去,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如果真有美食高手,其实研究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她与其整天防着被人偷学了去,不如把底料的炒制方法卖了,反正卖了也不妨碍她继续赚钱。
本来嘛,后世那么多品牌的火锅店,也没看谁家受到影响了。
她可以卖,但是价格怎么定不好说,要高要低都不行,要的太高会让人觉得她不知好歹,要的太低又会让人觉得她好骗。
总之谈判是门学问,讲究的是淡定沉稳,运筹帷幄,打心理战。
陈秀珠只是笑了笑,“你们要买我的方子,不如先开个价吧,我看看你们的诚意再决定卖不卖。”
她没有开价,反倒是把问题推了回去,而且这话里面也待了暗示,告诉他们,秘方可以卖,但是要看诚意再决定。
诚意太少可能就不卖了。
对方两个人见状对她高看了一眼,原本以为一个女人没什么见识,倒没想到心中还是个有成算的。
两人商议了一下,给了她一个价钱。
“一万两银子。”
陈秀珠高深莫测的笑了笑,捧着茶杯不说话,一万两价格不少,但也不多,但她很高兴对方一开口就是一万两。
他们的原始报价肯定不是最终的成交价,买卖两个字讲究的就是讨价还价,但是原始报价至少能看出对方的心理价位。
她放了心,看来他们是真的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