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的确没听懂她在说什么,回头看着两条小鱼游的畅快,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嘀嘀咕咕,“我以前好像给谁送过两条鱼来着,好像还说了什么话。”
他自己都记不清楚那些事情了,想着可能是哪天喝多了跟人胡言乱语也有可能,转头就忘了没放在心上。
朱先生拿着字画敲开了李夫子的家门,经过一番恳切地商谈,最终顺利让李夫子点头同意来学馆任教。
有了李夫子的加入,又招来两位先生,学馆这边教师队伍增加了不少。
陈秀珠把那三十个孤儿都移到学馆住校,地方不够用,她找人在学馆后面盖了两排房子,作为学生宿舍。
这些事情都安排下来,夏天也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她这点时间都没见到谢瑞,其实她后来去过县衙几次,拿着东西去的,想跟谢瑞道个歉,但无奈并没见到人,元宝让她走,说是谢大人不想看到她。
陈秀珠只得暂时把这件事放下,天热起来之后,她准备重新把制作服装的想法付诸实践,之前遇到事情耽误了这么久,这会不能再拖下去了。
牙行那边报名人数
早就够一百人了,最开始陈秀珠只要求找一百个人,但没想到最后报名的人数远远超过一百人,牙行那边犯了难,问她怎么办好。
陈秀珠想了下,既然人够多,那就设置个初选比赛,从这些报名的人中挑选一百个出来进行培训。
地点就在清河镇郊外的庄子上,陈秀珠跟她们见了一面,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这个活动的筛选方式说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类似于选秀的方式,只不过最后选的不是明星,而是服装设计师。
报名的人数一共有三百六十人,要从这些人中挑选一百人,大家要带着自己认为的关于衣服的设想和构思来讲述,如果能配合画图就是加分项。
初选评委会根据选手的表现打分,最后选择一百人留下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初步培训,一个月后进行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淘汰赛,只留下五十个名额。
之后也是如此,隔一段时间会进行一次比赛,层层淘汰,层层筛选,最终能留下的只有十个人。
能留下来意味着能签署专属合约,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五两银子的工钱,优厚的福利待遇,如果被淘汰,就只能得到二十文钱的补偿金。
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选拔活动,陈秀珠担心没人愿意参加,所以才格外加了一条,只要能成功入选前一百名的人选,即便后面不幸淘汰,也会有二十文钱的补贴。
因为有钱拿,所以消息一出,报名踊跃,但因为陈秀珠这边一直有事情才拖了这么久。
这会将人全都召集起来,陈秀珠将自己的要求也告诉了她们。
“初选时间定在三天之后,大家回去准备一下,到时候好好表现。”
下面站着的女孩子,大多年纪不大,最大的也就二十出头,毕竟再大一些,家里孩子成群,
活都干不完,哪有空来做这个。
年纪小的家里也希望她们能贴补下家用,其实晋级不晋级不重要,反正只要参加就有二十文钱的补助,而且这段时间还管吃管住,大家都奔着这个来的。
陈秀珠知道她们怎么想的,初衷是什么不重要,只要结果好就足够了,而且她给出的条件那么优厚,相信会有人动心的。
只要走到最后,每个月就能有五两银子拿,这可不是小数目,寻常人家一年下来也不过十几两银子而已,一个月就五两,一年就是六十两。对她们来讲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了这么多的钱,将来就算嫁人婆家也能高看一眼。
所以确实有人对最终的胜利心动,瞄准了那十个名额。
陈秀珠将她们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把话说完便让她们先各自回去。
关于这次服装设计师的选拔赛,负责给她们培训的教习师傅,也可以说是之后的评委人选,陈秀珠也早就安排好了。
人是从京城请来的,年前她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写了封信给李夫人,她是尚书夫人,认识的人多,她托李夫人帮她找几个有经验的绣娘和制衣娘子,请她们到清河镇来一段时间,条件是她们平时工钱的三倍。
有李夫人帮忙,人选很快就有了,年后陈秀珠准备开始培训前给她们写了信,她们这几日就会来到清河镇。
教习师傅一共有五个人,两个擅长绣艺的娘子,两个是擅长成衣制作的娘子,还有一个是擅长颜色搭配的娘子。
这五个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