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惊锣,整个勾栏渐渐安静下来。
拿着二胡的老者领着身穿鹅黄粗布衣裳的小丫头上了台子,伙计端来桌子让小丫头放了琴,还顺道给老者端上了杯茶。
勾栏众人都有些失望,今儿咋一上来就说书?还是喜欢看穿着花花绿绿戏服的戏班上来演戏。
下方人群起了些喝倒彩的声音,老者也不恼,只是眼神示意了下自己孙女,小丫头点点头,开始用琴声伴奏。
老者拿起惊堂木一拍,等到周围安静下来,才慢悠悠开口: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念完定场诗,老者拿起二胡拉了些苍凉调子,一边娓娓道来:“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底下的百姓们听见这从未听过的开头都是微微一愣,这些年比较火的话本都是些情爱故事,老百姓们也爱听,可现在听说书老者的开头,要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整个勾栏客人的心神都被渐渐吸引了过去,听着老者开始讲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的故事。
幕布的后方,顾怀看着客人们的反应,微微点了点头。
在老者述说着那个世界的奇妙构造时,客人们都啧啧称奇,在老者讲到石猴在山中逍遥快活时,客人都心生向往,在老者描述到石猴对于死亡的恐惧,毅然决定出海寻仙拜师学艺时,客人们都屏住了呼吸,在听到石猴遇见了老神仙,正式有了名字而且开始学起仙术后,客人们都惊叹起来。
然而老者悠悠然端起茶抿了一口,又拍了下惊堂木,在客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停了下来:“不知这孙悟空能修些甚么道果,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客人们都愣住了,就讲完了?
猴子好不容易进了山门,就要修仙术了,怎的在这时候停了下来?
勾栏里的百姓们一下子不干了:“那老者,讲下去!别做这真真可恶的事情!”
老者脸上带着笑,说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见这般热烈的反应。
他向四周团团拱手:“诸位勿恼,这故事啊,还是得一天天讲,来日方长,诸位要是喜欢的,明儿再来听,老朽白讲三天,分文不收!”
要换了从前,一天白讲就没饭吃,可现在是拿着东家给的固定月钱,自然是听从东家吩咐每天讲一段,前三天讲完三回了。
他看着下面激动的百姓们有些遗憾,这要换了以往,拿出个盒子开始收钱再讲下一段,该能收多少啊。
可惜东家的话比天大,老者领着小丫头团团一礼,就此下台去了。
后台戏班的班主凑到了顾怀身边:“东家,都准备好了。”
顾怀回头看了一眼穿好戏服的戏子们,点了点头:“那就上去吧,把时间拖长些,今日还要再讲一场,让刘老多休息会儿。”
“东家放心。”戏班班主打了个眼色,身后几个戏子朝着顾怀行了一礼,纷纷掀开幕布出了场。
台下的百姓们本来还有些喧闹,看见台子上又有了动作,立马安静下来面露期待,他们还在讨论猴子之后会感谢什么呢!可一看出来的是刚才心心念念的戏班,顿时又有些怀念起老者来了。
出来的人不多,也就四个,先是个做树木打扮的人在一旁念着旁白,跟刚才老者讲过的差不多,台下客人顿时明白是要演刚才老者说过的西游记了。
勾栏又安静起来,甚至还有不少外面的人偷偷掀起了围布,露出几双眼睛看着勾栏内的场景。
等到旁白念完,惊锣一响,做石猴打扮的人从石头中跳出,左右打量抓耳挠腮,十足的玩猴作态,逗的台下观众会心一笑。
又有神仙打扮的人架着云从旁经过,做遥望状,看着石猴惊疑不定:“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舞台边缘云端的威严玉帝微微点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客人们哪儿曾见过这般场景?才听到的故事,正是记忆深刻的时候,又见戏班将戏中场景一一演化出来,更是看的目露异彩。
甚至有些孩童已经完全被奇妙的故事场景引去了心神,呆呆的看着舞台,嘴巴长得大大的,手里的零食顿时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