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越强,四方来投的军队就会越多,神宗正统,比隆武帝号召力强多了。
朱阆倒是没有什么执念,虽然觉得在广州可能会更大气些,但即然各国照会都是旧址,也不必矫枉过正。
此事已讨论完毕。朱阆又想到一事。
既然李定国是自己的福将,何不就此封王,让他能够马上担任更重要的职务,训练和整顿全军。
“瞿卿,你觉得李定国怎么样?”
“桂王,李将军勇猛善战,在西南是众望所归,在大西军起事时,便愿意联明抗清,难得的是忠于桂王,可堪大用!”
“如果封王,又如何?”
“太祖祖训,外臣无封王例,是以徐达以死后追赠王爵。如今海内陆沉,扰攘在际,理应从权,不可徒守以经。如桂王登基,当可封之晋王。”瞿式耜道。
朱阆没料到瞿式耜竟如此开明,不过此时大明只剩下这点残山剩水,也不用再守着那些陈腐的祖训了。
于是一并起草了封王诏书,待登基大典后再公布。
朱阆不喜身边围着一大堆大学士,七嘴八舌的沸反盈天,所以只重用瞿式耜等几人,瞿式耜虽然是栋梁之才,但诸多重任压于一身,还有点吃不消,于是向桂王请求,增加人手,帮自己管理财政。
朱阆问道:“瞿卿可有人选了?”
“桂王明鉴,老臣推荐吴贞毓,此人尚年轻,忠于大明,福王在南京即位时,贞毓户部主事,后弘光帝崩,又在隆武朝任吏部文选主事,此刻正在广州,此人能力出众,血气方刚,对朝廷忠心,可堪大用。”
朱阆听这年轻人四王并起,拥立三王,心中想幸亏来投我,不然这样的履历,必受党争诟病。
不过此人年轻,这一点很好,现在的朝廷就是暮气太重,需要热血的年轻人加入,这才给领导班子带来活力。
“既然瞿卿推荐,此人定是个人才,本王准了!”
“谢桂王恩准!”
此时朱阆已一日一夜没睡,困倦欲死。
于是着瞿式耜去办事,想小睡一下。
不料,异变又起。
“王爷,郑大娘求见!”王坤在门外小声道。
唉,还是睡不成了。
“宣!”
郑大娘如一阵风一般卷进来。
从朱阆识得郑大娘,从未见她如此着急过。
“桂王,大事不好!白莲圣母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