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那些温吞的艺人相比,他更喜欢这样的刺头,因为恰恰是这种人,才能够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新闻价值,这对于报纸的销量无疑就是催化剂,他自然再喜欢不过了。
别看刘昊不接受采访,但鲁耀轩并不着急,他有办法让刘昊接受采访,只是现在不是时候,等到了时候,他会教一教这个年轻人,什么是来自社会的鞭笞。
目前,香江媒体对于刘昊有褒有贬,在桃李集团的公关下,总体来说还是褒大于贬的。
鲁耀轩查了一下过去两年来主流媒体对刘昊的报道,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包括最新的专辑发行,都是赞扬大于贬损的,这也显然是人气正当红的一种标志。
鲁耀轩知道,要想突出新闻的价值,针对目标的负面新闻是最直接的,不过目前刘昊销声匿迹,这个办法自然是不管用的:另外,和媒体主流声音唱反调,也是一个办法。
第二天《香江晨报》刊登了一篇刘昊来自内地方面的报道,作著赫然就是鲁耀轩。
鲁耀轩的这篇报道将焦点放在了刘昊的身份之上,他称刘昊为‘见不得光的的偷渡者’、‘骗子’。
……
刘昊没有怪罪蔡昌勇的那位朋友,更没有迁怒蔡昌勇——事实上,如果他们真的想用他的消息达到什么目的的话,那狗仔队们所获得的消息应该是更为详细。
关于媒体方面的公关,刘昊一向是交给公司来处理的,他这次来香江,其实是基于一个好消息——节目变更。
所有业内人士都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佳视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而事实上,只要是儿童教育节目这个瓶颈没有解决,佳视就随时有被‘噎’死的危险。
让港府自食其言肯定不行,但可以就节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展开谈判。
原本以为难度很大,也不知道港府不想佳视真的倒闭,还是出于给无线、丽的上眼药的原因,经过几翻艰苦的谈判,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这次回来,就是为这个节目编写一个剧本。
在刘昊的脑海里,正在回放着一幕幕儿童影视节目。
儿童影视节目不能够急于求成,那么那种长叙事的、多主线的、多伏笔的肯定不行,这样太耗费演员的脑筋,绝对不可能一两天就入戏,然后十来天就演得出神入化的。
无论在美国的电视剧历史上,还是在华国的电视剧历史上,都有着这样非常成功的例子。
华国通常给这种电视剧叫‘情景喜剧’。
美国最著名的情景喜剧自然就是《六人行》、《人人都爱雷蒙德》、《好汉两个半》等等了。
这些电视剧不但是在美国深受欢迎,在全世界也斩获了大批的剧迷——香江某权威组织做过调查统计,在香江人所喜欢的外国电视剧中,情景喜剧就占了一半之多。所以,他给佳视的第一部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一部情景喜剧,而事实证明,这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形式,完全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说实话,香江这个年代还是有些……狭隘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暴.力美学充斥着大小屏幕,情景喜剧在这里成了一片被人忽视的荒漠。
而被港澳台视为‘落后’的内地,却相继推出了《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家有儿女》、《爱情公寓》等情景喜剧。这些都是一集一个故事,一集一个笑料包袱,非常的短小精悍,都是情景喜剧中的经典之作。
然而……
这些却都还是不行,都不能契合现在的香江……最重要的是,不能契合目前佳视和刘昊的需要。
所以说,经典确实是可以流传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要考虑到其文化特色和适应的地域及人群。
刘昊思忖之后,终于想到了一部非常著名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在美国情景喜剧中绝对是排名前十,经典之做,虽然拍摄于八五年,但一直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依然非常的流行。
刘昊之所以选择这部剧,第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类型,第二就是因为它的老少皆宜,小孩子能看到好笑的,年轻人能会心一笑,中年人也能从中感悟一些生活中蕴藏着的道理。
香江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式的,而且香江人的生活节奏更接近西方人一些,模糊处理一下西方的元素,再加入一些这个时代香江人生活的特点,肯定也能引发香江人的共鸣。
情景喜剧不是逗乐打诨的小段子,除了会让人笑之外,它还蕴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