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皇宫之中,没有良心,只有成王败寇。曼罗早已懂得这个道理,皇宫诸人也懂得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在竭力打压对方,今天她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可倘若是今日得势的是吴家,她也早已赴了万劫不复之地。是以,她只能让自己更狠,只有比别人更狠,她才能比别人站得稳!
鲁王叛乱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该罚的该赏的皇上病倒之前也都吩咐下来了。经此一乱,皇族似乎元气大伤,死了两个皇子两个公主,帝姬伤残不能下床,大夫都说她双腿保不住了,剩下的一个完好无损的襄王,还未过八岁生辰,太后和皇上及宁妃同时病倒……皇族竟成凋零之势。
一众朝中大臣一觉醒来发觉头顶上的天差些换了,而皇上危难之际他们竟都未在跟前,兢惧之下朝中大臣日日进宫问安,连着三日皇上都避而不见,每每都是玉妃出来略显歉意的出来打发他们,却也不说皇上究竟病的如何了……诸大臣不免都妄自揣测,难道皇上会就此一病不起?皇子凋零成这个样子,难道要让尚未八岁的襄王继位?这样一来,难免会让周家坐大,万一外戚专权霍乱朝纲怎么办?
不得不说此时诸大臣想的有些多了,可他们会这么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叛乱后的第三日,镇国帝姬从昏睡中苏醒,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不顾自己的腿怎样,先去龙华宫看望了皇上,在龙华宫里待了约摸一个时辰才出,也不知父女二人在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帝姬出来时的样子与进去时的样子并无两样,众人也知帝姬性子冷淡,喜怒不形于色,这许是跟她的经历有关,十岁患上天花性命攸关之际被皇上抛出皇宫,十六岁回宫却是母后外祖惨遭杀害之时,任是谁也不可能欢快起来。接着又听闻帝姬乘着鸾车又去看了太后,安抚了宁妃,确实孝顺仁善啊!
众人听闻叛乱那晚,帝姬临危受命,指挥禁军和京畿营的将士平定了一场大叛乱,竟彰显了她的军事奇才之能,这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帝姬身为女子,竟有这等胆识魄力,据
说她让人擒住鲁王后并未做什么,直接交给了皇上处置,回祥宁宫复命时恰逢五公主的婢子寻找五公主,在自己腿断的情况下还拨出人一同寻找五公主,今日刚从昏睡中醒来就去探望皇上,接着又去探望了太后及宁妃,将她们一一安抚,这般仁义纯良还真是难得,一时竟让许多大臣生出好感来。
曼罗这些本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如今她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自然也要摆出些姿态。曼皇与曼罗密谈了一个时辰,对曼罗的看法大为改观,他之前刻意忽略她,打压她,只是不想想起以前那段隐秘的事情,可是他也确实低估了她,没想到她离宫的这几年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谈吐之间皆是见识,在江湖上因为行医布药也享有盛名,最主要的是她竟然懂政治,会军事,竟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失去四个孩子的曼皇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到最后他竟然悲哀的发现他现在能重用的竟然是他一直刻意避开的三女儿……
这世间之事,果然是造化弄人啊!
且说曼罗从宁妃那里出来后并没有回景阳宫而是吩咐听风听雨去天牢。听风听雨自然知道她去天牢的目的,当下也不多言吩咐鸾车就往天牢的方向去了。
曼罗依旧不能走路,幸好还能运用武功,她吩咐人抬来一张大椅,自己从车厢里掠到椅子上,血色长袍在风中划过一道红色剪影,煞是耀眼夺目。如今天下皆知她被册封为镇国帝姬,又闻得她平叛时指挥军队破敌的军事才能,对她更是敬佩,想着前不久帝姬还在天牢受罪,今日就已地位尊贵的让人不敢直视,那血色长袍更衬得她一身肃杀凛冽之气,皇皇贵气生省逼得众人不得不低下头颅,在心中不由感慨镇国帝姬好大的气场!
四个侍卫抬着椅子,一路将她抬进关押吴明州的那间牢房。曼罗的表情自始至终都很平静,直到她看到铁笼里奄奄一息的吴明州时嘴角才扬起一丝冷笑,命人直接将她抬进牢房里。待椅子放稳,她挥退所有跟从的人,就连听风听雨也遣了出去,她还不想她们看到
她太过残忍的一面。
吴明州掀起沉重的眼皮,看到端坐在椅子上一袭血色长袍的曼罗,瞳孔骤然收缩,这场景竟是那么熟悉,前不久他也是这样端坐在椅子上,只是那时铁笼里关的是曼罗,没想到这么快世界就被颠覆了,他到底还是小瞧了这个女子……
“可惜,我还没死,很失望吧?”吴明州的声音已很虚弱,因为他的血快要流干,可是不知为何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疼痛,感受到血从身体里流出,感受生命的流逝,可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