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用钱来比价了。
银子再多也不能吃,可这粮食却是救命的玩意儿,给多少钱都不能卖的!
此外,灾年里粮食更是有大用处,等那些灾民因为粮价过高而吃不起饭的时候,就能用粮食贱买他们的地,等到来年年景转好的时候,那些地便又是能耕种的好地了!
这一千石粮食今年能换多少地?
众乡绅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都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随后震惊地望向郑通。
虽说您老背靠荥阳最大的氏族,荥阳郑家,可这价钱也太大了吧?
和珅一时也愣了片刻,随即点点头:“好,好!”
“既然郑孝廉这么有诚意,那你的名字就该刻在最上头。”
一旁的林章全嘴唇嗫嚅了几下,有心相争,但终究还是没能开口。
其实他根本就不缺这点粮食,他要的是那名字,那牌坊!
有了那些东西,以后各地官府都要高看他几分,怎还敢随意讹诈他的商会?
只是林章全却明白,荥阳郑家定然不会坐视他一个商人的名字刻在头一位的,继续争下去,只会自取其辱。
和珅笑眯眯地望着再做的众人:“诸位,本官这次想借的粮食不多,只要够撑到漕船到来就行了!不会多借!”
“毕竟这大堤上的名字,越少越显得珍贵啊!”
众多乡绅再也忍不住了,急忙踊跃开口:“和大人,草民刘福长愿意借粮三百石!”
“借怎么行?和大人,学生钟良,愿意把四百石粮食送给朝廷,支援石头大堤!”
“和大人!草民汪长海,不光愿意借四百石粮食,还愿意帮朝廷联络上好的石料商!绝对是成本价……”
“哈哈哈……”和珅嘴都快笑歪了:“慢慢来,一个一个来!”
“刘全!快过来登记!”
“好嘞!老爷!”
……
只是和大人的开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借粮修堤的消息连夜传到了管城、中牟两个县,这两县的乡绅、富户们纷纷不干了!
和大人,您这事儿办的不地道啊!
我们也想借粮啊!您都不来,就把我们撇在外头了??
不行,得去高山县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