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吴国的水军也已经杀到,隔断大河,让对岸那两万多左威卫只能干瞪眼儿。
岸边的左威卫乱成一团,有了水军,河对岸剩下的那两万多人根本不敢再渡河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惨剧发生。
三千多左威卫们乱成一团,有的大吼着杀向了冲来的吴军,但更多的还是向四面八方溃逃而去。
赵匡义和刘光义本欲混在里面跑了,怎奈吴兵之中还有人专门盯着他们,杀开左威卫的重围继续追,便追还边高喊道:“抓住那个又黑又胖的瘸子!他肯定是条大鱼!”
“他腚上有根箭,别让他跑了……”
泗州城守将沈玚和周隼也听到了这喊叫,同左右打听一番后,这才知道赵匡义之前的衣着甲胄不同于常人。
两人眼前一亮,立即驾着战车追赶而去。
同朝廷死战到底,消灭这三万左威卫,几乎没有希望,他沈玚只是听了大将军孙武的一个计策,又不是孙武本人。
如今唯一的机会,便是抓住什么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作为人质,以此来胁迫朝廷退兵!
“追!追上那个人,重重有赏!!”沈玚大叫道,吴兵们也嗷嗷地冲了上去。
刘光义搀扶着赵匡义,自己又跑不快,实在是难受的不行。
可他心里苦,可赵匡义更苦。
他腚上扎着的那根箭,不仅跑路的时候钻心的疼,此刻竟然还成了人家认出他的法宝。
“二爷,快,快骑马!”
乱军之中,一个身着布甲、留着络腮胡、作小兵打扮的人突然飞速跑来,手中还牵着一只棕毛的大马。
此人正是方才四散跑开的将领,呼延赞。
刘光义先是大喜,随后又回过神来,指着赵匡义屁股上的箭,怒道:“将军都中箭了,怎么能骑马?”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这支箭恰好就射在了赵二高贵的臀部。
如今情况危急,不可能有随军郎中来给他做手术,刘光义又害怕箭上带着倒钩,根本不敢给他拔箭,所以只是趁着方才换衣服的机会,把箭支留在外面的那一截砍下去了。
否则一走一晃,非得疼死赵匡义不行。
这种“腚上长刺”的局面,呼延赞也是头一次遇到,把他也整不会了。
“那怎么办?”呼延赞急的满头大汗:“二爷受伤了,肯定跑不过吴兵!”
在他们后方,白衣轻甲的吴军已经喊杀着向这边冲来。
沈玚和周隼已经换上了两匹从胡商手中重金购来的汗血宝马,领着几名开路的骑兵,冲杀而来,势必要活捉赵匡义。
赵匡义的黑脑门儿上也都是汗,一边踉跄地跟着刘光义往前跑,一边左看右看,寻找能让自己逃命的东西。
此时此刻,和那晚军帐中相同的宿命再次降临,指引着他的目光,让他望见了一辆板车。
这玩意本来是后勤民夫用来运送粮草、军械的,今晨也被左威卫用小船运到了岸这边,准备供应他们围攻泗州城的粮草。
拉车的是一头毛驴,头大耳长,颈项皮薄,蹄小结实,有着和赵匡义脸色一样黑的腰背、四蹄,又有着和赵匡义脸色一样白的下腹、口鼻,以及眼眶处的一圈白毛。
似乎这头驴天生就和赵二有缘。
此刻毛驴正在慌乱民夫的牵引下随军跑着,拉的板车上还装着一袋袋粮草。
或许是因前世的五百次擦肩而过,恰逢赵匡义望过去的时候,那头驴也不知为何回了眸。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两双灵动且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在石梁河边相遇,也注定了一场惊心动魄之行即将开始……
“那个!那个!”
赵匡义指着毛驴,兴奋地高声叫起来,刘光义和呼延赞也急忙转过头去,发现了那辆驴车。
两人大喜,急忙架起赵匡义,往驴车那跑。
“快!快把车上粮草都扔下来!”赵匡义高声叫道。
周围逃命的左威卫们还认得这三位将军,急忙冲过去把粮草卸车,都扔到地上。
赶车的民夫急了,一边提着小皮鞭往前哄毛驴,一边急哄哄地道:“你们做甚么!别动俺的驴!”
“放心吧,亏待不了你!”
刘光义哪有功夫和这民夫掰扯,见车上粮草被清光了,急忙同呼延赞合力把赵匡义架到车上去。
“赵将军,快跑!”
“你们呢!你们也上来!”
赵匡义却不肯就这么走,泪眼汪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