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 第三百零一章 朝中乱象,捷报抵京

第三百零一章 朝中乱象,捷报抵京

露出几分笑容:

在报捷这件事上,没人愿意拖拖拉拉,下午打完的仗,战场还没打扫干净,报捷的文书就已经发往京城了。

当然,与这封文书一起发出去的,还有赵匡义写给赵匡胤的的一封信……

京城,自从任命王安石的诏书发出后,大臣们的关注点就渐渐转移到了冀州的战事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不知不觉间,金人竟然已经跨过了整个冀州,这次与朝廷兵马都到了冀州的最南端!

这岂不是意味着,朝廷已经有一整个州都落入了他们手中

这是老大人们一开始的想法,但冷静下来后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局势显然还没这么夸张,金国怎么可能一口就吞下大乾的冀州

不说别的,林立在冀州上的郡县和无数大乾百姓都不可能让他们做到。

但大臣们也不可能因此庆幸,实际上,大家几乎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金国人的兵力就越过了大乾的一个州,让冀州几乎接近陷落。

朝廷一共才掌握着几个州照这个架势下去,再给他们一段时间,那些金人岂不是要打到京城来

养尊处优的老大人们一边痛斥着边军们不堪一击、兵将糜烂,一边又紧张地关注着有关冀州的一切。

这时候皇帝陛下曾经发出去的诏令自然又被翻了出来。

当时李乾发这封诏令的时候,这些文官们几乎都在忙着争取尚书仆射这个职位,那时候才没人顾得上什么边事。

现在他们着

急的时候,又有人跳出来得皇帝陛下下决定太仓促随意,根本不和臣子商量。

而且这种说法在朝中还非常有市场,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认可。

在许多人看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更何况皇帝陛下还是个未出皇宫的毛头小子,连兵书都不见得读过几本,更别说上战场了。

这种人竟然还敢远程操控朝廷的兵马,这不是瞎胡闹吗

万一出了错漏,引得大军溃败,那又该怎么办谁来担这个错

骂完李乾之后,有些言官和大臣似乎还觉得不够过瘾,又将矛头转向了兵部,言称这些人根本不配为人臣子,只会曲意媚上,无下限地配合皇帝胡闹。

还有朝中的武将,也受到了他们的抨击。

什么作战不力、什么兵疲将软、什么酒囊饭袋……

这样的奏章和风言风语,不管谁看了、谁听了都要火大,李乾自然也不例外。

先前又不是没问过你们,当时一个个可是忙的不行,连看一眼的功夫都欠奉。现在倒好,开始事后诸葛亮了。

不过在最初愤怒之后,冷静下来的李乾又透过这件事的表象发现了其内在真意。

在这种时候跳出来乱叫的人几乎都是些搅屎棍,就是那种打不了逆风局的猪队友,一旦落入下风,就开始急吼吼地要找人甩锅。

如今李乾和兵部、武将正是成了他们甩锅的对象。

想通了这些之后,李乾也就再懒得和这些人浪费精力了,因为若没有铁一般的事实摆在这些人眼前,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说服他们。

除非李乾给他们穿小鞋,把这些人都清理出朝廷……

但这样做岂不是让人觉得是他李乾心虚了

虽然李乾确实有点心虚,对这次内黄之战的结果也不怎么看好,但这种想法怎么能被别人看出来

他反而要保持自信,让下面的大臣以为这次内黄之战几乎必胜,如此才能稳住局面。

至于这些喜欢上蹿下跳的人……

如果最后内黄之战胜了,那就留他们在朝中,不为别的,只为了多以事实羞辱他们几次。

如果最后内黄之战败了,而且还与李乾的决策有关……那李乾说什么也要找理由,把这些人清理出去几个。

否则这些人有了一次成功的,岂不是会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跳上来嘲讽他这个皇帝

留在朝中看着只会让李乾更心烦,自然要来个杀鸡儆猴……

这次李乾没深入追查,他却忽略了这件事背后的隐情。

这种消息能传的这么快,有这么多人一下子相信,并不是自然传播,而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其一当然是现在死而不僵的蔡党,邓洵武和高勋两人完不成蔡京吩咐的任务,也干扰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