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拿着自己小组这边甚至还没完善好的企划,这个组长找到了他所在的大组组长。
经过了整个大组不到一个小时的讨论后,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感觉这个思路可行,只是其中还有很多细节要优化。
但无论怎么样,大组讨论通过,接下来还是大组讨论,简单的来说就是多个大组的核心成员对这个企划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次讨论持续了两个小时,第二次大组讨论通过。
但因为需要的制作成本过亿,大组这边无法直接同意,所以项目直接移交凡的最高层,也就是以肖恒,司乐为首的闲居游戏部门管理层。
正常来说,在其他公司,这一层是最难通过的。但是,这一层仅花费了半个小时就通过了。
之所以花费半个小时,是因为司乐那边要计算一下部门最近的支出能否支撑这个项目的开启。
在闲居这边,百万级的企划只要小组讨论通过就可以通过,千万级的企划需要大组讨论通过。而过亿的企划需要多个大组讨论的通过。
只要可以通过,那么剩下的钱的问题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从一堆人的口嗨变成一个3a游戏项目,期间只经历了不到四个小时。
在从司乐那边离开之后,一个小时不到,这个项目启动需要的第一批设备被调配到位,第二天的时候人员调配到位,第一行代码被敲下。
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效,甚至连市场调查这一步都被忽略了。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流程之后,第一感觉就是闲居内部启动企划太随意了,没有足够的市场调查就启动一个过亿的项目,真的会成功吗?
但是,这一篇文章后面的描写却让他们知道了,这个不是随意,而是对闲居精英制度的认可。
闲居几乎是一家全员精英制的企业,出去最底层的打杂的员工,其他员工放到其他公司几乎都可以成为一个小组顶梁柱级别的存在。外加上项目的市场调研部门每个月都会拿出一份和其部门有关系的市场调研分析。
所以,对自己从事的市场的了解他们早已经刻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什么样的游戏会成功,什么样的游戏大概率不会成功,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
一个精英认为一个项目可行,有可能有错,十个精英认为一个项目可行,还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思维缺陷,但一百个精英认为这个项目可行,那这个项目哪怕不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也代表其有可取之处。
很多其他公司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因为其他公司的很多小组和小组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太过于激烈,导致认可对方的项目几乎不可能。
可闲居没有这一担忧。
闲居是一个人才展示的舞台,自己的眼光也是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认可一个自己觉得可行的项目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干扰,反而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
闲居内部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资料以及信息是互通的,在其他小组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的调用。
当然,精英也有精英自己的骄傲,人情关系只在下班的时候有用。一个项目不行,那就不会得到其他精英的认可,因为靠人情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是对自己和公司的不负责。
简单的来说就是,优秀到极致的企划晋升制度,市场早已经刻印在了闲居每一个精英的脑海之中。他们在互相帮助的同时,又在互相竞争,通过汲取别人优秀来进一步的提升自己。
最关键的是,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游戏部门,动漫部门,餐饮部门,玩具部门,技术部门,这些全部延用了这一制度。
甚至,这个都不是制度,在闲居很多人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东西。
他们提出好的想法,公司这边出钱出人帮他们思想,然后通过实现的这个想法为公司争取来更多的利益,最后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反馈给他们本身更好的东西。
这个想法有多超前吗?其实没有,只是这个社会之中的大多数公司做不到。
闲居说白了,只是一个回到常规企业。只是,在这个所有人都不常规的世界之中,回到常规的闲居反而成为了那个另类。
ps:突然发现剧情又慢了...emmmm接下来应该会多推剧情吧...应该...
〇节 第五百九十三章打不过,还加入不了
对于闲居内部员工发出的那一篇文章,倒是吸引了很多工薪阶层的主意。
因为,他们很羡慕闲居内部的那种没有勾心斗角的企划晋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