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挺经》可以说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与成功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也是他修身处世、居官治民的最高法则。这本书很薄,只有两千多字而已,但却很值得我们一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它当作一面镜子,要经常问自己“挺不挺得住?”做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挺得住。
“自知以修身。”每个人都要不断深入了解自己,不是了解自己的优点,很多人热衷于到处宣扬自己的优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最要紧的是要了解自己的缺失,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好好地去弥补、改正它。我们总是花太多时间在别人身上,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惜自己,好好对待自己,每天最起码要留出一个小时给自己,用二十分钟来养身,二十分钟来调心,再用二十分钟来为自己找出一条出路。
“识人以用事。”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那就没办法了解别人。其实了解别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了解自己才尤其难。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一辈子不了解自己,因此会感觉很痛心。而亲友若不了解自己,就会更加痛心,因为我们对他们最好,也希望他们能了解我们,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每个人都有盲点,这些盲点就是我们自己看不清楚的点,我们什么时候把它们看清楚了,就能很快地调整过来了。我们这辈子来到这世上就是要调整自己身上的盲点的,这就叫“功课”。
第二节人生处世十八心法《挺经》总共分为十八卷,是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独门心法,也是他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建立的一套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
一、内圣:做最好的自己第一卷,内圣。内圣就是把自己修炼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我们再重复一遍这句话,因为它是曾国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觉悟,“功名由天定,修德在自己”。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求功名不一定能得到,想做什么并不一定就能做到,但是我们如果想要修己,想要使自己品德高尚,那我们马上就可以做到。人生只有这件事情是我们可以全面掌握的,其他的都不可能。
“慎独则心泰。”“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什么叫“慎独”?我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要小心,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慎独”就是好好做自己,走你自己的路,不要非要求自己和别人一样。你干吗要跟别人一样呢?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是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你这辈子最需要发挥的部分。我们这辈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所以你用不着害怕。如果你的特色能做到让大家普遍欢迎,那就表示你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你的特色老是和大家格格不入,那你自己就要好好去调整。
“主敬则身强。”“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时常问问自己,“我对任何事情到底有没有用心?”“敬”就是看重、看得起。时刻告诉自己,眼前这个人是最重要的,手上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现在要说的话是最要紧的。不要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那就表示你不经心,不经心就是不看重,不看重就是看不起别人。其实你看不起别人也就是看不起自己。“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看得起别人,别人才会看得起你。用闽南话来讲,就叫“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雾雾”,中国人就是这种个性,“你看不起我,我干吗要看得起你?你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要对你好?”所以别人看不起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让他感觉到你看不起他。因此不要片面地去要求别人,或者抱怨别人没对你怎么样,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就要怎么对待别人。
“求仁则人悦。”“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仁者不但自己注重修养心性、品德,对他人也心怀仁德与关爱,对人对事大公无私,所以自然受人喜爱。中国人主要讲仁,不太讲爱,同样,中国人讲情,也不太讲爱,西方人则讲爱讲得比较多。爱是很肤浅的,情则是很内敛的。到底是情比较长久还是爱比较长久呢?爱往往一刹那就没有了,因为爱就像火花一样,往往“啪”的一下就没有了。情才会长久,情就是关心别人、看得起别人,并且对对方有期待,爱则更多的是从自我出发,“我感觉很好”,而不管对方感觉好还是不好,高兴还是不高兴。
“思诚则神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你的心思想法很忠实诚恳,言语也实在可信,那么连神明都会觉得你这